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作為父母總是有這樣的苦惱:孩子們十五六歲了,總和父母對著干,有的能持續好幾年。這種青春期心理讓家長們無所適從,其實這就是青春期心理中的“逆反心理”。
社會上觀念認為,這種青春期心理的產生有以下幾種因素。從主觀方面來看,青少年到了青春期,思維方面由童年時的形象思維漸變為以抽象思維為主的多種思維方式。伴隨這諸多方面變化的一個特殊轉變是“自我意識”的逐漸清晰和“獨立意識”的日益強烈,他們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處處要體現“自我”的存在。但是他們的世界觀畢竟尚未成熟,缺乏自我克制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于是他們會靠和父母對著干來體現“自我”,顯示自己的“成人感”。從客觀方面看,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產生也是由于教育不當所造成的。現階段的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中的地位是絕對優越的,可是在學校絕大多數學生對教師懷有一種“敬畏感”。教師一旦過多地“告狀”,很容易導致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家長亂猜疑孩子也可能誘發青少年的“逆反心理”。隨著青少年的一天天成長,父母的擔心也越來越多,總是擔心孩子做錯什么。可是對孩子管教越嚴,他們就越不信任父母。
盡管這種心理給家長和教師在教育下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學生的“逆反心理”有其不可忽視的積極因素。
1、批判性思維
有一種說法,這種心理可以培養孩子們的批判性思維。十二三歲的青少年處在生理發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發展的劇變時期。這個時期是兒童向成人過渡的心理“斷乳期”,他們不再像兒時那樣依戀父母,也不再像小學生那樣把教師看作是至高無上的權威,這樣的心理品質,如果能悉心保護,正確引導,有利于獨立創造性的發展。
2、求異思維
球衣的想法可以提高其創造性。“逆反心理”有時就是針對傳統思想的束縛而產生的。傳統觀念認為是這樣的,而具有“逆反心理”的中學生偏偏認為是那樣的。雖然有時可能鉆牛角尖或失之偏頗,但更多的時候卻是學生求異思維的表現,獨辟蹊徑從其它角度來觀察和分析問題。
3、情緒調節
青少年的發展,情緒的調節很重要。中學生處于發育的過渡時期,其中樞神經系統活動的基本過程,一般是興奮過程強于抑制過程。有“逆反心理”的學生是不會讓它們長期滯留在心中的,發泄后的實際效果是良好的。
在這種青春期心理的支配下,很多孩子始家長變得情緒急躁,沉不住氣,于是采取粗暴的態度和壓制的方法。事實上,對付這種青春期心理,恰恰需要的是耐心與信心。
下一篇:青少年心理問題大揭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少女在青春期的性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