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作為家長既要擔心孩子過于淘氣,還怕孩子過于膽小被別人欺負,怎樣幫助孩子消除膽小、恐懼的心理,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呢?
1、爸爸媽媽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個性,允許孩子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同時盡量地給予孩子關心和愛,鼓勵孩子與別人交往。爸爸媽媽應做孩子的榜樣,不要一遇事就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膽小怕事的情緒。
2、因環境影響而造成孩子膽怯、怕事的,應積極為孩子提供與外界交往的機會和環境。如帶孩子外出作客;帶孩子到軍營去觀看解放軍叔叔訓練的場面;幫助孩子認識不同的人群,使孩子能有機會接觸一些陌生但又和善的人;鼓勵孩子主動與同伴交往,和他們一起游戲等。
3、在教育上,首先,不能把孩子們當作“大人”,不能用過高的標準來要求他做力所不能及的事。爸爸媽媽應盡可能地陪孩子一起玩,啟發他玩出新花樣,如果爸爸媽媽因事不能陪孩子一起玩,可以規定他們在什么地方玩,玩多長時間,并要注意安全,另外,如要阻止孩子外出玩耍,切不可用可怕的事物嚇唬孩子。
當孩子回家后,可以讓他講述玩的過程,然后對孩子的行為作出評價,多表揚少批評,這樣既鍛煉孩子的膽量,又可培養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如條件允許,也可適當地讓孩子幫助買一些零碎的東西,或到鄰居家里借東西,也是培養孩子勇敢精神的好方法。
4、當孩子獨立做完某件事時,不管結果怎么樣,成人應盡量多給予鼓勵,切忌諷刺嘲笑,尤其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應多給他講解放軍、科學家等如何不怕困難、與困難斗爭,最后取得勝利和好成績的故事,以幫助孩子克服困難,激勵孩子的勇敢精神。
“溫室里培養不出經得起風雨的花朵”。只有從小讓孩子經受各種鍛煉,讓他們在實踐中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才能使孩子具有勇敢精神和堅強毅力。
下一篇:遠離教育的負面因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什么孩子不敢去小朋友家里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