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是的結晶――其中飽含著深刻的意義,并關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長與人格的塑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父母情感和諧、婚姻幸福,是孩子成長的最好溫床。
而在有些家庭中,夫妻倆在事業、社會地位上發展不均衡,情感上就容易出現障礙,同床異夢、貌合神離。若因種種原因又未能離婚,孩子就成了“替罪羊”,可能成為父母的出氣筒;實際上,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的根源,也多因為夫妻關系的不和諧而生。
常女士和袁先生的婚姻,曾是被人們稱道的典型的郎才女貌。然而斗轉星移、物是人非,十多年來,袁先生一直是某中學名不見經傳的普通教師,而原來是技術員的常女士已是某公司的部門經理。不知不覺間他們的女兒青青上初二了,長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某日華燈初上時,常女士走出單位大門,卻看見女兒青青與一名個子高高的男孩并肩走著,兩個人還不時親昵地相互勾肩搭背,常女士遠遠跟在他們后面……回家后,便開始了一場“審判”。青青并不畏懼,她承認:“與男生小梁是好朋友,但不是,我們這個年齡有情感需要,有什么可大驚小怪的!我在家里沒有溫暖,你們一點也不關心我!”。
隨后,袁先生在夫人指使下打聽到小梁家的地址,竟然與那男生的父母大吵了一頓,并警告說:“你們的兒子再勾引我女兒,我們就報警!”青青氣壞了。
她強迫父母來尋求咨詢的幫助,她尤其說到父母之間的關系:“我媽媽提升快,成了女強人,她在家里脾氣越來越大,一點也不溫柔,我都看不慣她,她比我爸掙錢多,財大氣粗啊!我爸在家唯唯喏喏、窩窩囊囊,他把家務活全包了,可還是很少看見我媽的笑臉。是不是我媽看不起我爸?我都有點可憐他。過不到一起就離婚啊,何必這么湊合?看我爸那么狠的管我,他充當了我媽的‘打手’,就為了討我媽歡心,我是不是成了他們的犧牲品?”
在家教咨詢中也可以看到,袁先生對女兒說話時完全是質問和教訓的語氣,女兒也以強硬、沖動、不理智的口氣對父親說話,常女士又用同樣教訓和質疑的口吻對丈夫和女 1
下一篇:順其思考與逆向疏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孩子相信友誼、交一個真正的朋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