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者必要的素質
分類: 親子關系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9-29
閱讀 :306
創新能力是人的潛能,但是發掘自身的潛能,不能單純地依靠熱情和辛勤。我感到發明創造成功的關鍵在于:堅定的自信、強烈的創造愿望、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廣博的知識面、良好的分析能力和實踐技能、正確的研究方法、健全的體魄和堅強的心理承受能力。
堅定的自信
創新不同于追蹤。創新是做前人沒有做過的工作。特別是重大科技項目的創新,它的選題、技術路線、切入點是否正確,技術目標能否實現,研究者在事先是沒有把握的。在經過反復思考之后,創新者必須對自己的選擇和決定,具有堅定的信心,才能開始進行研究工作。
在工作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和失敗是必然的,這里更需要堅定的信念,才能克服困難。
強烈的創造愿望
強烈的創造愿望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前提。創新者的重要品質在于時刻關注著技術進步,汲取新的技術思想,不斷地探索是否可以把新思想引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來,或者把它用到另一個領域。例如當生病打吊針的時候,我就對控制水滴速度的結構很有興趣;在火車上看到電風扇的三維旋轉,就很佩服它的結構設計巧妙。經常注意各方面的創新思維和產品,對啟發自己的創新能力很有幫助。在我們的周圍經常可以看到有一些學習優秀、業務水平很高的國內外著名大學的畢業生,他們的工作良好,但缺少發明創造,沒有能發揮出自身的潛能,做出突出的成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身沒有強烈追求創新的愿望。
深厚的理論基礎
對知識要學深、學透、學活,才能在運用中做到自信和準確。怎樣才能學好,我的體會是:首先要恭恭敬敬地聽講、看書,努力弄懂理論的由來和立論的依據以及它的適用條件;其次就是要千方百計地從各個角度來推敲它,弄清理論適用的范圍和條件;第三,在經過充分推敲,消除各種疑問之后,就堅定地相信它。我稱為R-S-R學習方法,即Respect-Suspect-Respect。
經過反復思考學習的知識才是自己的知識,這樣在遇到問題時,就能夠堅信不移和靈活運用。七十年代我在執行一項危險的爆破工作時,全礦撤人停電,當允許的操作時間只剩下20分鐘時,引爆前突然發現2300米的引爆電線的電阻值大于正常值20多倍,顯然這是由于電線中存在有接觸不良的接頭所致。怎樣能在黑暗的礦井中迅速找到它,并加以處理,在我的頭腦中突然想到這是數學中的收斂問題。就讓電機車開到1100米深處,測量電線電阻,得知不良接頭在內側,令電機車向內開500米,再量測電阻,如此反復三次就找到有問題的接頭,終于在容許的時間內排除了故障。這完全得益于學習的深透,否則在異常緊迫的情況下,在黑暗中是想不出牛頓法二分之一收斂的原則的。
工程中的創新大多屬于移植,即是將其他領域中的技術引用到自己工作中來,這是最簡捷和經濟的途徑。我在科研工作中深感要取得新的突破,必須打破專業界限,因為不同學科之間是相互滲透的,過多強調專業特點不利于學術的進步。
堅強的心理承受能力
創新,總是要遇到各種挫折,所以要不斷地分析,不斷地實踐,才能逐個解決問題,使主觀認識和客觀實際相一致,取得成功。我在科研工作中曾獲得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以及電氣、機械、流體和磁學方面的幾項專利,但沒有哪一項是一做就成的,一般都是經過幾次失敗才能成功。我的體會是:不要把失敗視為挫折,而是認為這是一個提高自己的機會。每戰勝一次困難,取得一次成功,就會給自己增加一分自信,創新的能力也不斷地提高。
創新者必須具有堅強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能承受失敗的挫折,特別是要有超越自我的精神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