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在工作忙、沒時間,或認為帶孩子是女人的事等理由中,許多孩子處在缺乏父愛的邊緣。然而,在家庭教育中,父親的作用是母親無法代替的。
父親是孩子游戲的重要伙伴,父親把孩子高高拋起然后接住等大動作的肢體游戲,不僅愉悅孩子,還能培養(yǎng)、鍛煉他的膽量和探索精神。
4歲男孩小強的爸爸因工作原因,長期出差,在外回到家還要應酬,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不多。平時,小強一看見陌生人就躲到媽媽背后,怎么逗他、和他打招呼,他就是不說話,也不露臉。受小朋友欺負了,他只會哭,一點不敢反抗;在幼兒園玩游戲、表演節(jié)目,他總是躲在最后,不僅不敢表現(xiàn),一碰到稍有挑戰(zhàn)的事還退縮。面對爸爸出差或回來,小強都顯得無所謂。
5歲女孩彤彤的爸爸也經(jīng)常出差,而她對爸爸更排斥,甚至拒絕他抱她。彤彤媽說,女兒非常害怕挫折,假如哪一件事沒有把握做就拒絕。上幼兒園,她就拒絕上畫畫課,因為這不是她的優(yōu)勢。
這兩個孩子都是因為父親在成長教育中的缺失,影響了心理健康和性格健全。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與母親相比,父親具有獨立、自信、堅強、果敢、富有合作精神等個性特征,使孩子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學習、模擬。此外,父親粗放式的教育模式,能擴大孩子的社交范圍,使他們把握更多、更豐富的社交經(jīng)驗和社交技能。父親對孩子鼓勵多、指導多,而很少直接教導,這讓孩子有更多機會獨立面對和處理交往中的問題。
下一篇:怎樣面對流言帶來的苦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