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有很多學生,在平時考試時成績名列前茅,但遇到稍大型的考試,成績則很不理想。”近日,成都專家在成都圖書館開講“如何消除考前焦慮”,以翔實的事例,生動的講課方式,引起了家長和學生的共鳴。
現場多了年輕面孔
下午2時,當記者走進成都圖書館二樓學術報告廳時,前排座位已經沒有空位。與以往六期名醫館不盡相同的是,來聽講座的市民平均年齡年輕了不少,馬上要進行的中考和高考牽動了不少家長的心,趁著周末,許多家長領著孩子前來一同聽課。
“有時候家長說的話孩子不一定會聽,通過與其他的人交流,會讓孩子有一定的認識。”前來聽課的市民陳先生指著女兒說,她就是有典型的考前焦慮,眼看著馬上就要臨近中考了,孩子雖然也很努力,但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而且在這個時期家長的話很有可能引起負面的作用。
“孩子今天在補習班上課,沒有辦法趕過來聽這一堂課。這不,兒子要求我和他爸爸一起過來聽課,晚上負責向他傳達聽課內容。”肖女士說,“前來聽課也會拓展我們的視野,教會我們在孩子壓力特別大的時候用什么樣的方法為他減壓。”
給焦慮打分引共鳴
“請家長看看你們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以下情況發生,比如覺得孩子比平時容易緊張或著急,或無緣無故感到害怕等,現在我們把焦慮的程度用自測的形式來給孩子打一下分,看其是否屬于高焦慮型人。”打開多媒體課件,袁茵讓學生和家長看著20道題,在心里默默地計算這些情況是否存在,和存在的程度高低。
“爸爸,我覺得上面提的問題跟我現在的情況大多數都很相似。”在做完題后,一名女孩對她爸爸說。“大家不要緊張,如果在自測的時候沒有超過50分,那么就屬于正常的焦慮范疇之類。”專家說,“大家不要談到焦慮就變色,其實適度的焦慮會產生更加積極的效果,比如可以保持學習的警覺性,能集中注意力、調動身體能量,保證以充沛的精力復習、應考、保持大腦足夠的興奮性,促進大腦提高工作效率。”
而在一則小故事《小職員之死》的講述中,專家讓聽課市民明白了過度焦慮會產生的危險后果。“每天積極的心理暗示和自我調節,會讓孩子焦慮的心情好起來。”與眾不同的袁茵用一張周星馳著古裝扮流淚的圖片作為結束講座的畫面,讓家長和學生發出一陣笑聲和掌聲。
下一篇:跟孩子溝通的秘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培養孩子的“懺悔”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