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心理健康而言,我們的心理專家表示現在社會中,父母和孩子之間出現了一道鴻溝,影響著家長朋友和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如何才能聽進父母的話語,溝通是關鍵,如何溝通需要技巧。
1、轉變觀念。一是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一樣有人格的人??茖W研究證明,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能有自尊心,而惟有自尊心才是孩子自我發展的強大動力。二是要有正確的人生觀、成才觀。不要逼著孩子去考100分,而要讓孩子有高尚的人格,度過能夠充分發揮自已潛能的幸??鞓返囊簧?。
2、掌握心理學的知識與相應能力。善于了解和理解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由于年齡小,常常會出現與成人不同的看法。例如在一個一年級班,有一次教師說:咱們班要建少先隊了,誰愿意當“隊員”,誰愿意當“非隊員”?有一個孩子竟然舉手愿意當“非隊員”,因此也就沒有發展他入隊。事后家長沒有簡單地責備孩子,而耐心地向孩子詢問。孩子說:“我覺得‘飛’比走快,所以我舉手要當‘飛隊員’”。能做到理解孩子,就是一個能注意孩子年齡特點善于溝通的好家長。其次,還要注意隨著孩子年齡的變化而改變溝通的方法。當孩子幼小的時候,家長更多地要帶領他、教導他,而孩子逐漸長大,家長就要與他商量,再大一些,家長則應該學會向孩子請教,主動地和孩子建立朋友關系。最后,還要理解孩子是在這個時代成長起來的。不少家長最愛說自己小的時候如何如何……這些家長忘記了,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孩子只能成長在有電視和網絡的當代,深深打上時代的烙印。家長只有認真地理解時代,才能理解當代的孩子。
3、建立運行機制。有的家長自己高興了,就整天和孩子泡在一地起;工作忙了,就很長時間不理孩子,這種冷熱病,最不利于和孩子建立鞏固的聯系。
有一個家庭,長年一直堅持定期開家庭民主會,效果就非常好。每到星期六,家長先和孩子一起把一周的功課都復習一遍,洗干凈全家的衣服,打掃好屋子。然后靜靜地坐下來,互相交換意見。
4、保證必要的物質條件。物質條件主要是時間和空間。家長工作再忙也要安排時間和孩子溝通,時間可以少,關鍵是要有質量。和孩子溝通也要講究空間,有些交往需要全家在一起,歡快熱鬧;而有些談話則需要有一個溫馨的角落。一次艱苦的遠足,常??梢栽鲞M彼此的理解;而一段在山村的度假,又往往可以相互有新的發現。這樣的溝通是非常有效的。
任何時候,任何事情都是由溝通開始,父母與孩子之間也是如此,如果不想和孩子之間變得陌生,就要學會溝通,要想到達好的溝通效果,溝通技巧是關鍵,朋友們用心去思考下吧。
下一篇:與孩子關系更親近 父母需知幾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與孩子相處的辦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