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家長的品行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向來以為,大多小孩子的舉動,其實是父母言傳身教的結(jié)果。孔融三歲能讓梨,感動到哥哥們互相謙讓,表面上看是孩子們?nèi)诵《拢瑢崉t孔家前輩家教有方,孔父孔母平日知理溫良與人為善的體現(xiàn)。相反地,假如有家長素來言行不端,那孩子與人不善的狀況也就在所難免了。
有媒體報道,近日在重慶,因為被責隨地亂扔垃圾,有個十三歲的女孩居然用拖鞋狂抽環(huán)衛(wèi)女工的臉,其父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在一旁大呼“打得好”。生活中,類似這樣因為一樁小事大打出手的事情不少,但多發(fā)生在成人之間,而重慶的這件由小孩子鬧起的事兒實在令人乍舌。
這算什么?孩子在打架,自己在加油,好一副“同仇敵愾”的畫圖。虧得是這個十三歲的小女孩“神勇”,家長的品行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對付一位面黃肌瘦疲憊不堪的女工人還“游刃有余”,不然的話,想必這個家長也會擼胳膊挽袖子“拔刀相助”的。道路是你家的,想把垃圾扔哪就扔哪?扔了就扔了,哪個敢“叫板”就大耳光抽他(她),還有沒有王法?還知不知道羞恥?
縱容孩子的惡行是這個家長令人厭惡的地方。換做稍有涵養(yǎng)的人,家長的品行將影響孩子的一生,若是眼見自家的孩子動手打人,一定是先行嚇止,然后問清原委再有理論理,有話講話,而決不會縱容孩子與人動手打架的。道理很簡單,一則理是靠論出來的,不是打出來的,拳頭從來就出不了真道理。二則任何矛盾和糾紛自有解決的所在,可以找警察,可以去法院,何必非得要揮拳相向呢?
聽不得別人說不,見別人說不就惱羞成怒甚至動粗打人,家長的品行將影響孩子的一生,這樣的思想若不糾正,孩子的將來能好嗎?正常推理,十三歲的孩子應(yīng)該是學生吧。難道不曉得維護公共衛(wèi)生是美德,難道不曉得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就算是環(huán)衛(wèi)女工一時看花了眼,認錯了人,冤枉了你,不是還有嘴巴,不是還有道理嗎?
天下沒有樂見孩子墮落的家長。既如此,對于如同一張白紙的孩子的未來而言,其人生的筆墨如何涂抹,家長就不該等閑視之。家長的品行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原本父母正是榜樣。試想,一個慣用道理說服而非慣于拳腳“教訓”別人的人,一個在孩子面前謹言慎行善惡分明的人,他的孩子是無論如何也不會野蠻不遜的。相反地,他會成為一個自覺遵守和維護社會秩序,既懂得自重又能夠尊重他人的人。
這件事情最后以賠償給被打者800元而告終了。或許,這樣的處理對于無辜挨打者能夠有些許的安慰,畢竟施惡者是一個不經(jīng)世事的小孩子,只要知錯能改,還是可以原諒她一時的鹵莽的。家長的品行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可是,對于在一旁曾經(jīng)“為虎作倀”的家長,若他不以此為鑒,認真改觀自己的言行,我以為類似此事的“難堪”結(jié)果,將來一定還會再有,而且一定還會更加嚴重。
家長的品行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具體該怎么辦?我看最實用的辦法就是,即日起,這個家長須要經(jīng)常給娃娃念叨“打人不是好孩子”。當然,一定要認真用心地念,直到也聽進自己的心里去了。
下一篇:開發(fā)寶寶的智力的秘方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該如何與嬰兒對話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