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雖然人格障礙在我的生活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發病率也是比較廣的,但是很多人們對于人格障礙的表現,可能都是不是特別的了解,生活中對于這種疾病的發生沒有引起更多的重視,那么人格障礙有哪些常見的表現?
表現1:“老好人”形象,在人際關系中,“迎合型人格障礙”的人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往往是一個“老好人”,但是人際關系未必就一定很好,因為和這樣的人相處時間久了可能會感到不舒服。與這樣的人相處,一開始是很容易的,“老好人”通常對同事、對朋友都很熱心,表現得善解人意,也喜歡幫助別人,有點什么好處也總是讓著別人,顯得特別大公無私、替人著想。但是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他很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或者感謝,假如沒有得到這些,那“老好人”的內心會非常痛苦,也會有憤怒,只不過這憤怒他只是讓自己知道,不會表現出一絲一毫的介意,“老好人”總是用對自己不好的方式對別人好。
表現2:自我犧牲去成就別人,除了在一般的人際交往關系中,“迎合型人格障礙”在婚姻等親密關系中也比較常見。“迎合型”的人有可能在婚姻中過分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去取悅伴侶,以此證明自己對伴侶是非常有幫助的人。在這種婚姻關系中,伴侶很難不去不斷表達自己對對方的感激之情———對我是多么好!我是多么感激你!你為我做出了這么多犧牲,是一個多么好的愛人!
“迎合型”的人在婚姻中對伴侶通常都是非常寬容的,無論伴侶做了多么出格的事情,“迎合型”的人都可能去忍受和說服自己。但是這種忍受和說服與真正的寬容是有區別的,真正的寬容是允許伴侶犯錯,并且敢于去面對錯誤進行溝通和處理,是一種真正的接受。而“迎合型”的人的所謂“寬容”,其實是根本不給對方一個承認錯誤的機會,哪怕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也不敢去面對存在于伴侶之間的未處理的憤怒與內疚等沖突,反而是回避自己內心的痛苦,用壓抑自己情緒的方式“抹煞”雙方溝通的可能性,長此以往便會形成婚姻中的問題。
表現3:巧妙控制,“迎合型”的人和人建立關系的方式是“討好”,這種“討好”在剛開始交往的時候可能會給人一種很舒服、很愉快的感覺,但久而久之,與“迎合型”的人工作或生活在一起,便會越來越感覺到不舒服,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說不出來,但總感覺到被對方用一根無形的繩子在牽著走,會越來越感到是一種束縛而不是舒服,因為總是要感激、總是覺得虧欠對方、總是要做些什么,否則便會感到內疚。
總體來說人格障礙這種疾病的條件還是比較多的,在文章里對于人格障礙的表現也為大家做詳細的介紹,希望能夠給更多的患者在治療上帶來更多的幫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要更多了解關于人格障礙的相關常識,做正確的治療和護理。
下一篇:自卑退縮是回避型人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獨生子女更容易患人格障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