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近日,重慶一名大二的學生因無節制上網而出現障礙,醫生判斷他患了網絡成癮綜合癥。這名學生兩年前開始上網,此后一發不可收拾,不分晝夜地和網友聊天,癡迷于各種"黑客攻擊技術"和"色情",一天不上網就渾身不自在,最后導致成績下降,視力變差,食欲不振,成天焦慮不安。
重慶市有關部門今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30%的大學生經常上網。另一項權威的調查表明,目前我國的網絡用戶中,學生要占21%。暑假期間,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泡上了網吧。專家認為,學生癡迷上網,對生理和健康都有極大損害。
近日在重慶沙坪壩區一家網吧看到,十幾個青少年正目不轉睛地盯著計算機屏幕,他們中絕大部分在網上聊天,還有兩個10歲左右的小學生正在打網絡游戲。據網吧老板介紹,這些孩子多是附近的學生,有幾個每天都來,一般要呆四、五個小時,有的還與網友聊通宵。
此間社會學家認為,學生及早學習計算機和網絡知識,利用互聯網開闊眼界、豐富知識、結交朋友,本是一件好事。但是,過分迷戀網絡會給生理、帶來極大負面影響,甚至荒廢學業。專家說,無節制地上網,樂趣逐漸增強,精力長時間過分集中在網絡上,會產生依賴,興趣產生偏離,排斥其它事物,發展下去會影響思維和想像能力。隨著迷戀程度的加深,以自我為中心的會越來越明顯,直至產生障礙,出現極端行為。
上網成癮最初只是精神上的依賴,爾后可發展成為軀體的依賴,表現為情緒低落、疲乏無力、食欲不振,并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緊張性頭痛、焦慮、憂郁等疾病。專家認為,其主要原因是上網持續時間過長,大腦神經中樞持續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引起血壓升高,植物神經紊亂,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
重慶大學大三的一位"網蟲"介紹說,他從網上下來時,經常有疲乏、不想吃飯的感覺,上課時精力也不集中,但還沒有意識到再發展下去可能出現的后果。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許多中、小學生的家長對孩子癡迷網絡的負面影響還沒有清醒的認識。專家告誡,一旦患上網絡成癮綜合癥,沒有藥物可以治療,恢復時間很長,每天上網的時間最好控制在兩小時以內。
下一篇:兒童孤獨癥的最佳治療時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調查:中國網民對互聯網依賴性比美國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