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初為人父人母,在養育寶寶方面缺乏經驗,面對隨時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往往手足無措。別逃避,別退卻,擁有足夠的信心去面對困難。你可以看相關的讀物,與其他新生兒的父母交流,向長輩討教。增進知識,與孩子共同成長。尤其是在和寶寶的互動中,流露出這種積極的情感:在學習中享受為人父母的驕傲和滿足。
·父母雙方積極參與
18個月的寶寶更喜歡和爸爸一起做游戲。但當寶寶遇到挫折時,往往會將求助的目光投向媽媽。
·鼓勵孩子加入同伴小群體
特別是在寶寶18個月后,多讓他與年齡相仿或稍大的孩子接觸、玩耍。讓寶寶從家里走向社會,融入同伴群體,更能培養他的獨立自主性。
家有“黏人”寶寶、“陌生”寶寶怎么辦
·“黏人”寶寶表現為過度依戀,一刻都離不開媽媽。
媽媽可以這樣做:
1、媽媽在離開孩子時要注意,為了消除他的不安全感,不要一聲不響地偷偷溜走,要告訴孩子你會回來,并說到做到,最好選擇在孩子愉快的時候跟他說再見。
2、年輕的家長一般工作很忙,常常會讓孩子感覺到親情的缺失。他們會特別渴望和父母黏在一起。所以不管有多忙,父母都應盡量抽時間陪寶寶。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孩子都需要與爸爸媽媽在一起,分享快樂分擔苦惱。
3、營造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能讓孩子在心理上感覺更安全。父母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
·“陌生”寶寶不和媽媽要好了,更愿意親近從小就照顧她的奶奶。
媽媽可以這樣做:
1、媽媽要反省:是不是自己太忽視了寶寶的成長?平時只關注寶寶生理上的需求,而將他心理上的需求讓奶奶一手包辦了?上班時無暇顧及寶寶的需求,那就更要把握好下班后的時間,可以向奶奶詢問寶寶一天的情況,了解他的成長過程。
2、在一旁觀察奶奶是如何與寶寶親近的,學習并模仿奶奶的做法。
3、融入寶寶的世界,成為她的玩伴,抽時間多陪他玩玩具,講故事,做游戲。要讓寶寶感到媽媽與奶奶的不同,媽媽更了解寶寶的世界,與寶寶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4、隨時隨地關注寶寶。避免自己糟糕的心情帶入陪伴寶寶時的情緒。最好時常面帶微笑地和他說話、唱歌。
下一篇:穩定情緒 正確引導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6幸福感百分百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