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個健康的人,一定是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的,但是心理健康卻常常被人們忽略掉,所以導致一些心理疾病成為了阻礙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因素,那么下面我們就去看看幾種人類的自我保護機制,看看生活中的你是不是也這樣的呢?
1、合理化(文飾法)
當人的動機或行為不被社會所接受,或因其它而受挫時,為了減輕因動機沖突或失敗挫折所產生的緊張和焦慮而找一些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護以自圓其說,當然這些理由是經不起推敲的,并非真理由,也非好理由。但在一定的時候可起到心理保護作用。
2、仿同
是把別人的欲望、個性特點不自覺地吸收成為己有,并表現出來。被仿同對象總是仿同者尊敬的人或喜愛的行為特征,通過仿同來緩解個人的痛苦或焦慮,同時可借以分享他人成功的快樂。比如,模仿明星造型或行為。
3、潛抑
是把理智上不能接受的欲望、情感或動機壓抑下去。雖然這些欲望、情感和動機設有消失,但人意識不到它的存在,也就不會為此而緊張焦慮了。例如,某一女生近來經常與一男生在一起,于是傳言四起,同學們都說他倆在談戀愛,該女生聽了深感冤枉。其實,她內心深處未必就沒有進一步發展的愿望,但她理智上卻無法接受"他倆在談戀愛"這一現實,于是就將這種動機潛仰了。
4、投射
是把自己不喜歡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態度、意念、欲望轉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并斷言別人有此動機,以免除自我責備之苦。但是習慣于以投射來維持自己心理平衡的人,往往會影響對自己的真正了解,也會影響與別人交往,因此,要恰當應用投射保護機制。
5、反向
是指一個人內心有一種動機或沖動,承認了會引起不安,結果反而表現出相反的動機或沖動。一般情況下,個人行為的方向與其動機方向是一致的。但有時也會表現出"形左實右"的現象。如有的病人十分關注自己的病情,但在別人面前反而故作無所謂的姿態。
6、軀體化
是把精神上的痛苦、焦慮轉化為軀體癥狀從而減輕心理緊張。例如,常有神經衰弱的病人否認自己思維方式上的問題,而強調內心的緊張是由于身體衰弱或失眠造成的。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人類的心理自我保護機制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因為在生活中可能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會給我們的心理健康帶來影響,有利心理自我保護機制,那就可以自動的幫助我們調節自己了。
下一篇:面對刁難要學會一笑而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心情不好時你可以做這十件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