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奶及奶制品
專家點評:很顯然,奶及奶制品零食也屬于幾乎沒有爭議的一種,關于它的評價也很簡單,純鮮牛奶及純酸奶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鈣、鐵、鋅等元素,有益健康,“可以經常食用”。而奶酪、奶片等奶制品則可“適當食用”,全脂或低脂煉乳則屬于“限制食用”,因為煉乳含糖量太高。
堅果類零食
專家點評:堅果類零食和豆類零食一樣,都是不“限制食用”的,因為堅果中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其富含的卵磷脂對兒童和青少年具有補腦健腦的作用。因此像花生米、核桃仁、瓜子、大杏仁及松子、榛子等堅果都是很好的“可以經常食用”的零食。
不過,一旦這些堅果穿上糖或鹽的“外衣”,就變成“適當食用”級別的零食了,例如琥珀核桃仁、魚皮花生、鹽焗腰果等。
另外,要注意的是,炒瓜子、炒花生雖然沒有添加輔料,但因為油脂含量高,如果保存不當,受高溫和高濕度的影響,容易變質,食用時一定要當心。
薯類零食
專家點評:你愛吃香噴噴的烤紅薯嗎?你愛吃面軟可口的蒸土豆泥嗎?如果你愛吃,那么恭喜你,這類蒸、煮、烤制的紅薯、地瓜、土豆都是“可以經常食用”的零食。先不提薯類食物的營養價值,光說蒸和煮的烹飪方法就很健康,因其加工溫度在100℃左右,不會產生有害物質,而且有利于食物營養成分的保存與消化吸收,所以最益于人體健康。
甘薯球、地瓜干等則由于添加了鹽或糖成為“適當食用”的零食。
在薯類零食中,孩子們最喜歡的炸薯片和炸薯條反而是最不健康的零食,因為它的加工方式導致食物中含有很高的油脂、鹽、糖和味精,長期攝取會導致肥胖或相關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脂血癥等,所以要“限制食用”。
飲料類零食
專家點評:新鮮的蔬菜瓜果是最好的零食,那么這些新鮮的蔬菜瓜果榨出的汁就是最好的飲料,例如鮮榨橙汁、西瓜汁、芹菜汁、胡蘿卜汁等,不過要記住,這些“可以經常食用”的飲料類零食是不加糖的。
如果加了糖,并且果汁含量超過30%果(蔬)飲料如山楂飲料、杏仁露、乳酸飲料等,則屬于“適當食用”級別。
而那些甜度高或加了鮮艷色素的高糖分汽水或可樂等碳酸飲料則應該“限制食用”。
冷飲類零食
專家點評:和糖果類零食的評價基本一樣,沒有“可經常食用”的,只有“適當食用”的和“限制食用”的,可見冷飲所含營養并不豐富。
而可以“適當食用”的冷飲則要求不太甜,要以鮮奶和水果為主才行。例如,鮮奶冰激凌、水果冰激凌等。至于那些特別甜、色彩很鮮艷的雪糕、冰激凌則要注意“限制食用”呀。
最新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將常見的零食根據其營養成分及對身體的影響劃分為三級。《指南》中指出,正餐是兒童青少年營養的主要來源,在正餐有時無法保證孩子所需的全部營養需求時,可以在兩餐之間選擇適量零食作為合理膳食的組成部分。由此可見,零食其實是有營養的,對人體也是有益的,關鍵是怎么選和如何吃。
可經常食用級指可每天食用;適當食用級指每周1~2次;限制食用級指每周不超過1次。
谷類零食
專家點評:谷類零食的種類有很多,煮玉米是,月餅是,膨化食品也是,但它們的地位可大不一樣。
煮玉米、無糖或低糖燕麥片、全麥餅干、無糖或低糖全麥面包等都屬于低脂、低鹽、低糖的食品,因此是“可以經常食用”的。
月餅、蛋糕及甜點則因為添加了中等量的脂肪、鹽和糖而屬于“適當食用”的零食。
至于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夾心餅干、方便面、奶油蛋糕等,雖然外形誘人,口味甜美,但卻含有較高脂肪、鹽及糖而要“限制食用”。膨化食品更是高油、高能量、高鹽、高糖、高味精集于一身,長期大量食用會造成營養不足和脂肪積累。如果在飯前吃,還易造成飽脹感,影響正常進餐,而其中含有的鉛,還會影響兒童生長發育。
豆及豆制品零食
專家點評:在零食中,該類零食屬于少見的不“限制食用”的零食,也難怪,豆制品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對人體補充鈣成分有極大的好處。例如豆漿、烤黃豆等都是“可以經常食用”的。但是,像經過加工的豆腐卷、怪味蠶豆、鹵豆干等則要“適當食用”了。
蔬菜水果類零食
專家點評:這可算是零食中最沒有懸念的一種了,不管是香蕉、蘋果、柑橘、西瓜,還是西紅柿、黃瓜,只要是新鮮、天然的,那就“可以經常食用”。
但是,用糖或鹽加工的果蔬干,如海苔片、蘋果干、葡萄干、香蕉干等,雖掛水果的名,但營養已大打折扣,只能“適當食用”一下。
而經過腌漬的水果則更沒營養了,只能站在“限制食用”的行列。例如水果罐頭、果脯、棗脯等。因為在制作糖漬食品時,會損失原料的部分營養,而且蜜餞等通常含糖量較高,有些產品還會加入較多食鹽或大量甜味劑、防腐劑和色素等,因此這類食品青少年最好不吃。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