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近日報道說,專家已經開始尋找21世紀生活方式的罪魁禍首。也許整日坐在電腦前不與外界交流的生活方式能解釋為什么越來越多年輕人患上抑郁癥。現在每4個20多歲的年輕人里,就有1人表現出抑郁癥的標志性特征:對什么都提不起勁、疲勞、甚至閃現過自殺的念頭。相比之下,在他們祖父母的那一代人,每10個人里才有1人有這種感覺。jNk愛康網 - 愛健康
有證據顯示,充足的鍛煉對心情會有好的影響。一周3次燃燒350卡路里、持續出汗的鍛煉能減少抑郁癥的癥狀,其效果與抗抑郁藥物相當。經常曬太陽也有助改善季節性情感障礙癥。晚上好好睡一覺能提升一個人的精神。甚至食物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多吃魚的人患抑郁癥的幾率最低。jNk愛康網 - 愛健康
堪薩斯大學的心理學副教授斯蒂芬·伊拉爾迪說,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卡魯利那樣的原始社會中不會出現抑郁癥。于是,他嘗試用穴居人的方式治療抑郁癥病人。他的治療法為期14天,為長期遭受抑郁癥折磨的人提供模擬獵人群居的生活條件。參加者一個星期有3天時間每天都要進行35分鐘的有氧練習,每天至少曬半小時的太陽,每晚8小時的睡眠,每天定量服用深海魚油膠囊。jNk愛康網 - 愛健康
參加者還有很多家庭活動、和朋友在咖啡館聚會以及參加志愿者工作。他們幾乎沒有什么自己獨處的時間。以前,人們多在一個數代同堂的家庭中成長,有很多共同的活動。一個人獨處時間太長意味著給人帶來“沉思的機會”,這是現代人痛苦的根源。研究顯示,喜歡沉思的人患抑郁癥的幾率遠遠高于那些不愛沉思的人。jNk愛康網 - 愛健康
有強迫癥的沉思者可以學著改變自己。比如說,認知行為療法能告訴人們,自己應當意識到,當非理性負面想法引起情緒低落時,應該重新調整想法。《美國精神病學雜志》月刊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接受認知行為療法后病癥消失的患者,大腦中與抑郁相關的兩個區域也有顯著的改變。jNk愛康網 - 愛健康
兩年前,貝姬·弗施勒被診斷出患有抑郁癥。現在她學會了分散自己注意力,給朋友打個電話聊天,或者看看書。她說,她在過去的15個月里已經沒有再出現抑郁的癥狀。 jNk愛康網 - 愛健康
下一篇:科學家發現人類愛情也講究色香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80后的心理恐懼感有哪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