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心理問題 大學生愛閱讀療法
分類: 心理保健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10-24
閱讀 :476
1 大學生正處于青春后期,面臨著求學、求職、求偶三大人生課題,自我的認同、學業的成敗、職業生涯的規劃,社會交往的拓展、與異性的關系等等,都會帶來壓力,使大學生產生上的困擾。面對這些成長的障礙,大學生會采用什么方法去解決?在我們對泰安醫學院343名醫學本科生的一項調查中發現,72%的大學生曾通過讀書來解決困擾,其中,因戀愛煩惱求助圖書的人占48.1%;因就業壓力求助圖書的占51.1%;因交際困難求助圖書的占61.8%;因性的困擾求助圖書的占89.2%,而因這四項主要困擾求助醫生和輔導員的卻很少。這些數字一方面表明大學生確實需要幫助,另外一方面也說明,“閱讀療法”深受大學生的歡迎。
其實,閱讀療法也稱圖書治療,在西方已有幾百年的歷史,目前仍受到國外醫學界和圖書館界的普遍重視。《韋氏新國際英語詞典》第三版這樣解釋閱讀療法:①用有選擇的讀物輔助醫學和精神病學的治療;②通過有指導的閱讀,幫助解決個人問題。英格蘭布里斯托爾大學的醫生,經過多年的研究認為:“閱讀詩歌比吞服藥丸能更有效地治療焦慮癥和抑郁情緒。”“1989年,賴爾登和威爾遜分析了1981年以后的所有試驗報告,得出結論說“圖書治療是有效的,特別表現在增進自信、改善行為和改善人際關系方面”。
美國精神醫學專家高爾特說:“圖書館是一座心智的藥房,存儲著為各類情緒失常病人治療的‘藥物’。”大學生喜歡到圖書館去找“心藥”,首先是經濟、簡便、及時。高校圖書館對大學生的服務都是免費的,不必花錢,又可以隨時借閱,同時攜帶方便;第二,圖書館是個人人都去的公共場所,到那里進行“閱讀治療”,不泄露任何隱私,沒有精神壓力,不會有傷自尊。比如,大學生有些困擾是難以啟齒的,性困惑就是典型的一例。據調查:“90.9%的學生未接受過有組織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