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一輩子干的是自己喜歡的事,一種人一生做的是自己不喜歡的事。干的是自己喜歡的事,誰都知道怎樣處理,做的是不喜歡的事,我們該如何面對?
哈德是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名富翁,臨終前家人問他有什么話要說,他使盡最后的力氣說了一句話:“我好想開一次小提琴演奏會!”原來哈德自幼酷愛拉琴,他最大的愿望是成為一名小提琴演奏家,但貧困的家境無法讓他實現自己的夢想,他選擇了做企業家,一步一個腳印,終于獲得了巨大的成就。
有人為哈德感到遺憾,說他一生做的不是自己喜歡的事,因而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我不這樣看。我覺得人生一世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固然好,但是如果生活沒有給你這種機會,一個人像哈德一樣把自己不喜歡的事做好了,它仍會照亮你的人生。其實,干自己不喜歡的事而得以耀人眼目的并不少見。我有一個朋友是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每年分班,總有不少家長托人把自己的孩子“塞”進他的班級,以至于別的班一般只有60來人,他的班從來沒下過80人。我問他是不是非常喜歡教書,朋友說:“不是,你知道我性格外向,我最愛的職業是當記者和從事廣告業。但早年教師改行政策有限制,現在政策沒限制了,但又到處人滿為患。既然沒有跳出學校,家長和學生又那么信任我,只好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
我的朋友選擇現在的生活是被動的,然而,他沒有在被動的生活里自暴自棄,而是像哈德一樣,把不喜歡做的事做得有聲有色。生活不只一種模式,有機會由做不喜歡的事向喜歡做的事“跳槽”時,我們大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夢,但一旦選擇成為定局,我們就應該面對現實,通過“收拾殘局”來實現生命的價值。人擁有的永遠只有一生,一旦錯過,沒有人給你彌補。
下一篇:陪孩子壓花消除壓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女人最受用的心靈處方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