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恐懼是人和動物面對險情的一種警覺反應。在緊張、恐懼的情緒狀態下,人們希望獲得更多信息,容易聽信流言,也容易相互支持,加強團結。如在非典疫情出現初期人們的警覺反應是正常的,也是有益的,它可以讓人們提高警惕,層層設防。這時,多數人的恐懼情緒會減輕或消除。但生活中有不少人在遇到險情后,恐懼遲遲得不到消除,就應當設法加以調治。
1.認知療法。認知療法強調認知對行為和情緒的調控作用,其主要手段是認知改組和重建。引起恐懼的原因一是環境事件;一是對事件的評價。但環境事件只是影響情緒的間接原因,而對環境事件的評價才是影響情緒的直接因素,不合理的認知是負性情緒產生的直接因素。例如,有人看到某地區每天都有數十人感染非典,而治愈人數卻很有限,心中就感到恐懼。這是一種不合理的認知方式。合理的認知應該是認識到疫病的發生和治療會有一個過程,開始階段肯定是住院的人多,出院的人少,到了中后期情況就會扭轉。認知得到改組和重建后,情緒就會隨之穩定下來。
2.系統去敏法。系統去敏也稱適應技能。此種療法強調對敏感環境的適應,而不是回避。接觸多了,對敏感對象適應了,上的恐懼感就會消失。人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無論是生理的還是的。有醫學專家指出:“非典型肺炎類似流感,經過一段時間后,人體會增強對這種疾病的免疫力。”這是指生理上的適應;從上說,非典流行之初,人們對它很陌生,恐懼感都很高,但到了全國上下都在談論非典的時候,人們對此的敏感度也會隨之降低。
3.轉移注意法。恐懼感的一個特點是對恐懼對象的高度關注,且越想越怕。如能讓其他事物來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如準備應考的學生把注意力轉移到復習功課方面、研究人員集中精力進行科學研究等,都能減輕恐懼情緒。
4.幽默療法。恐懼使人精神緊張,而用幽默詼諧語言加以調侃,情緒就容易放松。一位身居疫情較重區域的人與朋友通電話時說:“我們這里是進去一個人(指進醫院),管制一小撮;排除一個人 1
下一篇:女人最受用的心靈處方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幽默療法益處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