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警覺應對壓力
分類: 心理保健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12-06
閱讀 :492
在人的一生中,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上學、就業、婚姻、工作、抉擇、變遷等等。面對這些壓力,有些人會因此加強了防備意識;有些人會變得憂郁而孤僻離群;也有些人會變得容易激動甚至帶有攻擊性。壓力是怎樣形成的呢?
壓力,首先來自于精神刺激,刺激的強度、數量對壓力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編制了“社會再適應量表”。在量表中顯示出:喪偶、離婚、夫妻分居、監禁、家庭近親死亡、解雇等事件為高強度的刺激。同時,刺激的數量也有很大的作用,當短時間內發生多個刺激,就會超出機體的承受能力而無法適應。
另外,壓力也來自于個人的因素,當人處于過度疲勞、饑餓、月經期、妊娠期、老年期,或各種因素而致功能削弱狀態下,機體承受壓力的能力也下降。
壓力與心理素質也有關。一個性格樂觀、開朗、剛毅的人,即使遇到什么困難,也能沉著、冷靜、善于應付,在面對壓力的過程中表現出較強的耐受性。
相反,過分內向、懦弱、意志薄弱的人,一旦有事,常表現出驚慌失措,缺乏信心,面對壓力的能力就較差。
此外,個人生活經歷可以影響當前刺激的應激能力。磨難可以使人在精神上得到鍛煉,性格堅強,善于應付多種困境。
同樣的外界刺激,在不同的人以及同一個體的不同時期、不同環境背景下,可能造成應激反應不同。
以愛人死亡為例,恩愛夫妻與經常反目的夫妻,存活一方的精神壓力與創傷是不同的。面對某一個考試,由于認識與評價不同,由此形成的壓力也不盡相同。由此,一位心理學家認為,壓力來自于外界,同時也來自于自身。
另外,工作場所的環境不能滿足身體健康的需要時,也會對人造成重壓。較為嚴重的有:油漆、焊接、車床、打孔等工作;處理有害放射線;在高溫、噪聲下工作,在散發有害氣體及水蒸汽處工作等。
一個人長期處在緊張的工作環境下,對他的精神衛生是一大傷害,人也易疲勞、生病。因此在噪聲的困擾及人際關系的糾葛之下,引起神經衰弱癥狀越來越多。凡在石油化學工廠、礦坑或寒冷、高溫等不尋常環境下工作的人都要特別的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