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編者按:春節是中國人的狂歡節。但在這一周,很多人卻要肩負搶票回家、一家團聚、走親訪友、修養身心等多重任務,焦慮也隨之而來。本報邀請南京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主任張純、北京回龍觀醫院心理病房主任郭蓄芳為大家支招,躲開焦慮。
送禮焦慮:一份小禮物就足夠
雖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可對大部分工薪階層來說,送禮和紅包是件頭疼的事情:給親人都要帶禮物,爸爸的鞋,媽媽的毛衣,爺爺喝的酒,都要精挑細選;外甥、侄子這些晚輩的紅包都逃不掉,一個一個份額都要掂量好;去長輩家串門,也得準備恰如其分的禮物;回家還要搜羅捎給領導的特產,不能寒磣,又不能太俗?!爸灰婚]眼,要花的錢就依次出現,攪得我白天人心惶惶,晚上都睡不好?!庇腥诉@么抱怨。
專家指導:郭蓄芳認為,為此焦慮的人不妨從心理上接納送禮這一必需的社會活動。不管是禮品還是紅包,都是裹著祝福,帶有感恩的問候,也是整合社會關系很好的一個契機,所以不管送什么、送多少,心意最重要。若是有一定目的性的送禮,比如給上級送禮,就需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需不需要送,二是送的得失。如果上級對誰都一視同仁,不會因沒送禮而給你小鞋穿,你也沒有其他目的,就可以不送。但若是你已得知對方會因未收到禮刁難你,或者你想達到升遷等目的,那你就需要在金錢與人情兩方面平衡得失了。至于送什么,投其所好自然是最好的,可以通過平常聊天,來留意對方的喜好。
“打腫臉充胖子”并不必要,因為最后受傷的肯定是自己,堅持小額、適度原則才是理性的。如果錢不夠的話,并不一定非得用紅包,可用有新意又招人喜愛的禮物代之。假設連買禮物的錢都不夠,則可以坦誠地告訴對方:手頭較緊,明年一定補上。
交通焦慮:早做準備輕身上車
春運,可謂全世界數量最大的遷徙。有些人好不容易買到了票,又要開始操心火車上的吃喝、起居,還要擔心被偷被騙。每年這個時候,很多人就覺得胸悶,心跳加速,無法集中精力,工作也頻頻出錯。
專家指導:“每年春運都是各種心理問題、精神障礙的高發期?!睆埣儽硎?。人只有在擁有0.65米以上的“私人疆域”時才能感覺安全舒適,而滿載的火車往往保證不了這一點,加上火車又是個封閉空間,這讓很多人想起坐車回家就覺得不舒服。他認為,沒有必要一味堅持“別和陌生人說話”,與旁邊的人聊聊天、玩玩游戲等,或許更能轉移注意力,緩解焦慮。
對于財物的擔心,則更容易讓人產生“眼瞅著誰都像賊”的焦慮。張純分析,害怕財物丟了是焦慮的根源,最好的方法就是上火車前就做好安排,如不帶過多現金而是將其打進卡里、貴重物品寄存或先郵寄等。俗話說,蒼蠅不盯無縫的雞蛋。要是必須得攜帶重金的話,要做到不露富。另外,最好讓親友先在家里幫忙買好返程票,這樣也能保證過個安心年。
聚會焦慮:多些調侃少較真
在許多人看來,春節趕場子似的親友聚會才是真正的“年終考”,各種惱人的“關問”往往讓人緊張和尷尬:小孩被問得最多的是成績;剩男剩女最被關注的則是戀情進展,甚至遭遇直接的“逼婚”;“漂著的”被問打算何時買房;中年的要被問收入、升遷。
專家指導:“對于這些‘哪壺不開提哪壺’的問題,換個溫暖的角度看吧:所有的這些都是善意的問候,是親朋好友關心你的表現?!睆埣儽硎荆@些問候在社會交往中是躲不過的,不妨先心平氣和地接受它,再給尷尬的局面撒點“胡椒粉”,用幽默和智慧的調侃來解決。
最聰明的做法就是想方設法轉移提問者的興趣點。譬如在遭遇“你們家孩子成績這么差怎么上大學”的評價時,完全可以聲嘶力竭地炮轟一下罪惡的唯分數論教育體制;而對“還沒找到對象啊,老了可就嫁不出了”的關切,不妨回一句:“嘿,我的白馬王子也正滿世界找我呢”……當你以一種開放的、無所謂的心態來應對時,難堪的問題也會變得有趣了。
離別焦慮:好好在家陪父母
相聚時難別易難。過完兒孫滿堂的熱鬧年后,重歸冷清的家往往讓父輩、祖輩們難以適應:高齡的老人緊拉著兒孫的手不放,哭著反復叮嚀;父母紅著眼眶,悠悠的眼神中充滿了不舍和無奈,把兒女的旅行包塞得滿滿的,又一遍遍重新整理。往往假期還沒過完,許多父母就開始為即將到來的離別長吁短嘆起來。
專家指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對即將離家的子女來說,更多的精彩在前方招手,但也要避免把離別的無奈留給父輩們。對此,張純給出三點建議。一是子女莫浪費相聚時光。節日期間哥們兒、閨蜜重要,可家里的父母也希望能聽聽兒女在外一年的收獲,需要更多的陪伴,哪怕一個擁抱、一次按摩都是愛意的表現。二是勸父母眼光放長遠。子女的遠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發展,是為了將來更幸福的相聚,這時候更希望得到父母的鼓勵。三是雙方平時就要多聯系。信息缺失導致的不確定性是父母擔心的重要原因。在平時就可以常寫信、打電話、聊視頻等等。剛離別時,可以加大頻率,給彼此一個緩沖。
快樂小竅門
接受“缺陷美”。去了二姨家就沒時間去三姑家,送完這個紅包開始覺得上一個送少了……禮數繁多的春節,總不能事事都兼顧,讓所有人都對你豎大拇指那只能是奢望。其實沒有必要“寧愿自己受罪,不愿別人失望”,建議在良好溝通的前提下,聽從內心的聲音,做真正想做的事情。
優化關系網。春節還是個感恩節,每個人回到孩提時熟悉的環境,心放得開了,戒備少了,為我們優化人際關系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此時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感謝幫助過你的人,原諒傷害過你的人,多認識些各行各業的人。
做些輕松事。春節能給心一個短暫的停歇,可以創造性地去做一些真正放松心情的事情,比如和兒時的伙伴回味過去的趣事甚至玩兒時游戲、爬山滑雪……只要能使心情徹底放松,可以放縱自己去做一些平日里不敢做的事情。
(鄭丹霞)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