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災害”過去3個多月,受災群眾心理疾病進入高發期,并已經出現了多起嚴重的精神病例。
“隨著時間的推移,救災工作逐步轉移到災后重建,人們的心理狀態也隨之發生了改變,大多數人從害怕、焦慮和痛苦中解脫出來,趨于穩定,但有些重點人群會由麻木、否認或不相信轉到情緒激動、憤怒或抑郁中來,”主管災后心理援助工作的舟曲縣衛生局副局長何向陽說,這就會導致災后心理疾病進入高發期。
舟曲縣人民醫院大夫關新萍在災后一直在進行心理干預治療。她說,截至目前,醫院已經發現了3例因災導致出現精神疾患臨床表現的病例,其中1人經過服用藥物后癥狀有所好轉,但另外2名二十多歲和四十多歲女性癥狀較為嚴重,因為他們的父母或親屬在災害中遇難。這兩名病人必須要住院治療,醫院已經建議其轉到蘭州條件較好的醫院治療。
舟曲縣文化體育旅游局副局長任文林說,縣文化館一對職工夫妻和他們女兒都在災害中遇難,17歲的兒子因在蘭州上學幸免于難,成為孤兒。面對巨大的打擊,男孩的精神出現嚴重問題,目前已經由親戚送往位于甘肅天水的精神病醫院接受治療。
“心理援助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作,需要心理援助的時間一般是在災后三個月左右。”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精神心理科醫生王文說,對這些人的心理輔導需要長期觀察與救助。
舟曲泥石流災后,鑒于汶川大地震等地的救災經驗,中國衛生部和甘肅省衛生部門在第一時間啟動了心理援助工作。
泥石流災害發生后的第二天,14名來自衛生部和甘肅省的心理醫生和專家就趕赴災區開始對災民進行初期的心理援助。隨后,在甘肅省衛生系統指揮部的統一安排下,來自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甘肅心理咨詢師學會等七家單位共31人組成的心理援助隊伍先后來到舟曲,開展心理援助工作。
目前,除了當地縣醫院心理咨詢門診接待就診人員外,縣衛生局還派人到各醫療點和災民集中安置點,采用線索調查和現場巡查的方式發現需要干預的對象,并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對重癥急性心理應激反應的人員進行治療和隨訪。
截至目前,舟曲縣心理援助工作已經完成走訪咨詢2200多人,開展心理講座210多場,個體心理治療250多人,接受心理咨詢560多人。
“盡管經過了長期的宣傳和干預,現在仍有很多受災群眾并不能及時發現自己的病情,導致不能及早干預,這是現在面臨的最大難題。”關新萍說,有很多群眾出現全身不適、心悸、頭暈癥狀,有的心情低落或連續二三十個晚上睡不好覺,但本人往往意識不到這是心理上的問題。
專業人員短缺是當前的另一個難題。王文表示,重大災害后,災區群眾會出現多種應激反應,需要有精神科專業背景的或接受過心理危機干預理論與技能培訓的醫務人員發揮引導作用。舟曲在這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在當地的一家醫院或疾控部門,接受過專業培訓的心理干預人員往往只有1到2人,難以滿足需要。
為了應對災民三個月后有可能出現的心理疾病以及當地缺少相關專業背景的醫務工作人員等情況,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愛心組織為舟曲專門培訓了心理干預人員。
9月底,日本國際協會機構和中華全國婦聯組織了為期4天的心理援助培訓輔導班。舟曲縣共有20多人參與學習。10月25日,香港災后心理輔導協會也為舟曲培訓了30名心理輔導員。
這些參加培訓的人員分別來自衛生、公安、慈善組織及教育等領域。經過為期3天的培訓,他們具備了基本的災后心理干預和輔導能力,已經積極參與到心理援助的工作中去。
“通過系統、有組織的學習,在日常接診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時,我也知道了如何更恰當地去開導患者,和他們交流,緩解他們緊張的情緒,達到治療的效果。”關新萍說,她參加了日本國際協會機構和中華全國婦聯組織的培訓班。
舟曲縣人民醫院門診部主任張思謙介紹,為了幫助更多的受災群眾,他們一方面借助日常接診的機會,發現病人或提醒就診人員注意身邊親戚朋友心理上是否有出現問題的前兆,同時,對所有因災后心理創傷就診的人員全部免費治療,并在醫院設立專門心理治療室,一對一進行干預,并嚴格保護病人隱私。
(張華仙)
下一篇:現代人也要及時給心減減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物質婚姻時代,嫁女還是賣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