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理百科 > 心理探秘

心理探秘

“易性競爭”下的“偽娘”現(xiàn)象

分類: 心理探秘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fā)布 : 04-08

閱讀 :532

  一、“易性競爭”下的“偽娘”現(xiàn)象

  從一開始,我就對“偽娘”進行了密切的跟蹤與觀察。“偽娘”是一個外來名詞,原來主要是指在日本動畫、漫畫、游戲界的名詞,通常指的是具有女性美貌的正常男性角色,且變裝后常常帶有很強的萌屬性,也即有一種可愛、讓人喜歡甚至噴血的美少女的感覺,有的可能更勝過一般女性角色。

  在今年的快樂男聲成都賽區(qū)的預選賽當中,劉著無疑是比賽的一個亮點。因報名時著煙熏妝,穿粉紅絲襪和高跟鞋而引起關注。劉著以“偽娘”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舞臺當中,聲音、打扮都及其像女生,某評委直接當面懷疑道:“是我看錯了,還是你參加錯了節(jié)目?”。在一夜之間,被人譽為“著姐”的劉著,風靡網(wǎng)絡,成了各大網(wǎng)絡搜索引擎的“熱搜詞”之一,迅速走紅,引爆“偽娘”風潮。

  現(xiàn)在作為“偽娘”最為典型的代表劉著也止步于快男成都賽區(qū)的32強了,而且據(jù)說是有關部門的封殺,如果這個傳聞屬實的話,這無疑是令人郁悶而且也是不可思議的,而且我也為劉著的早早離開感到惋惜。在“偽娘”風剛開始冒頭之時,我在國內(nèi)一些主流媒體刊發(fā)了比較受關注的評論認為,這是從選秀節(jié)目中一直延續(xù)下來的一種“易性競爭”。“易性競爭”是我的一個原創(chuàng)概念,易者,換也、變也。意思是指從李宇春、周筆暢開始,還有后來的曾軼可,她們身上那種明顯的女性男性化傾向,以及現(xiàn)在的劉著、童童等的男性女性化傾向,就是一種性別易換的模式。正如網(wǎng)上一句流行語:“生活就像女子選秀,走到最后的都是純爺們”,春哥、曾哥的勝利標志著進入了“哥”時代,那么,現(xiàn)在就可以多這么一句了:“生活就像男子選秀,走到最后的都是偽娘們”,“姐”時代來臨了。

  在病理學上,有個“易性癖”的說法,指的是從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別,認為自己的性別與外生殖器的性別相反,又稱變換性別癖或性別轉(zhuǎn)換癥,屬于性別身份識別障礙。易性癖者個人性別心理辨識與其生物學性別處于矛盾狀態(tài)。這些人渴望做為異性來生活,并在衣著、舉止和其他方面主動模仿異性,希望被異性接受為其中一員。當然,我們現(xiàn)在與無從得知這些選秀選手中到底是有“易性癖”呢還是純粹一種炒作上的“易性爭競”。

  而事實上,程度較為輕微的“易性”,的確是有有利于人的競爭力增強的。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就提出了雙性競爭優(yōu)勢理論,他認為具有雙性氣質(zhì)的兩性化人格現(xiàn)象,即男性氣質(zhì)中有女性特征或女性氣質(zhì)中有男性特征,具有這種人格的人,無論男性或女性,都更容易在社會上立足。因此,我們經(jīng)常看到女強人身上那種豪情與霸氣,也看到很多男的成功者身上所具備的那種細膩與柔和,就比如我們的總理周恩來,從各方面的氣質(zhì)來判斷,就是典型那種具備良好的雙性競爭優(yōu)勢的人。

  而針對當下吸引大量關注的“偽娘”現(xiàn)象,我的看法卻是,這很多程度是屬于一種商業(yè)目的的炒作。雖然這種“易性”也給他們的競爭帶來了優(yōu)勢,但是這種“易性競爭”優(yōu)勢,并非人格上的,而僅僅是短暫的噱頭效應。噱頭效應的致命之處,就在于它的不可持續(xù)性,就比如人咬狗可能開始了新聞,但到如果發(fā)生多了最后也就沒有了新聞價值了,所以放長遠來說,這種競爭優(yōu)勢的不存在的。而且這種現(xiàn)象,本質(zhì)上更像是一場狂歡,狂歡具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像一場熊熊燃燒的烈火,之后便會灰燼。人們對此的關注,很大程度上僅僅是由于新奇,而一旦泛濫了便會產(chǎn)生審美或者審丑的疲勞,此時狂歡也便煙消云散了。

  二、“偽娘”現(xiàn)象的知識考古

  事實上,在中國歷史上,女扮男裝有很多婦孺皆知的典故,比如梁山伯與祝英臺、花木蘭代父從軍等等,都成為千古佳話,而像金庸小說的男性女性化甚至男變女,則一概地被污名化,比如練就了葵花寶典的東方不敗、岳不群、林平之。還有,在中國傳統(tǒng)藝術中,戲曲里面也一直有著“反串”,比如現(xiàn)在的很多越劇中,還是清一色的女性,劇中的男角色都是有女性扮演的,原來的京劇卻都是清一色的男性扮演,而這“反串”中男扮女裝的男旦,用現(xiàn)在的標準來看,也可以稱之為“偽娘”,當然歷史上一個通俗的叫法是“弄假婦人”。

  但是,也不可否認的是,歷史上,伶人也是一種被輕視甚至鄙視的職業(yè),在三教九流的排行中一直都在九流之末,排在叫花子和賣糖的之前的倒數(shù)第三,在流巫、流娼、流大神、流幫、剃頭、吹手等之后,而“戲子無情”這句俗語,更一個帶有輕蔑與偏見的說法,將這種傳統(tǒng)的社會地位淋漓盡致地反映出來。只是由于后來的社會進步,文化更加開放,才成就了梅蘭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硯秋等京劇四個名旦的藝術成就。

  而在古典文藝作品中的女扮男裝的人物,都由于她們抹除了作為女性的各種特征以及行為之后,像男性一樣作出了成就或者演藝了一段故事,于是就幾乎成為英雄或者被褒揚,因此也無形中造就了人們對偏向男性化的女人并不反感。但是這個原因背后其實還有社會原因的。

  在一個男權主導的社會中,擁有男性的那種陽剛氣質(zhì),一直是整個社會的價值導向,特別是在農(nóng)業(yè)文明時代,這種氣質(zhì)更是需要,因為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與渺小,必須要有這種氣質(zhì),才能讓人們找到一種力量去征服大自然。

  但是隨著人類進入現(xiàn)代社會,這樣的價值導向,完全缺失本來的價值。所以,在人類越來越強大,大自然卻越來越被人類輕易地征服與糟蹋之下,陽剛也便失去了價值。所以,具備隱藏了過多陽剛的柔性男性,反而能夠在這個競爭激勵列、呈現(xiàn)陽剛特質(zhì)的社會里,具備了良好的競爭力。

  在“偽娘”現(xiàn)象出現(xiàn)之前,其實對于此類現(xiàn)象,已經(jīng)有很多人在探討了,比如國外對于“都市玉男”這個概念的論述。

  都市玉男,最早由英國知名作家兼社會評論家針對貝克漢姆現(xiàn)象提出的,這詞語由Metrosexual翻譯而來。Metrosexual是metropolis和sexual的復合詞,由英國的馬克·辛普森在1994年首先提出。原意為“都市性別”,指的是那些走中性路線的都市男女。近幾年來,通過英國傳媒的散播,這一意義發(fā)生微小變化,現(xiàn)專指大都市中新出現(xiàn)的那些時尚、敏感、陰柔的男人。這些男人內(nèi)心堅強,外表卻細膩精致,頗具中性化傾向,但絕大多數(shù)不是同性戀或者雙性戀。特指生活在大都市中,注重外表、熱衷裝扮自己的異性戀男子。而這個市場的涵蓋則從服裝業(yè)到化妝品業(yè),不一而足。“都市玉男”與傳統(tǒng)男性的刻板形象具有明顯的差異:留長發(fā)、打耳洞、涂指甲、戴配飾、美容、著裝新異、追逐時尚等都是“都市玉男”常見的特點。就是這些人的最初名號,而今有了口號,那么指導起行動便易如反掌了。

  梁朝偉為一個花格襯衫所做的廣告里面,有句臺詞是:男人,進入美麗時代!這像一句里程碑的口號,則有另一層更強烈的身體隱喻,于是男女終于從亞當和夏娃的性別意識分離,走到了殊途同歸的最后可能。快樂男生舞臺上的爭奇斗艷,百花怒放,與超級女聲交相輝映,形成一個默契的身體形象:中性化或者說去性別特征化。美麗男人,男人也可以成為秀色可餐的“尤物”,已經(jīng)是一個潮流,于是乎身體上,也擺脫了狹隘的男女有別,顛覆了人們的習慣性認識,走向本質(zhì)的無差別的身體狂歡。

  三、“偽娘”是應批評而不該禁止的文化現(xiàn)象

  現(xiàn)在針對“偽娘”現(xiàn)象,有一個比較成熟的觀點就是,如果是出于一種本色的出演,就不應該批評,比如著名的劉著,我們現(xiàn)在完全可以找到證據(jù),他是從小就是一副小姑娘的打扮的,不是為了參加快男而特意進行的包裝,但如果是惡性的那種炒作,就應該批評。而我對這樣的觀點,也是絕對不認同的。

  因為在越來越自由的社會,不管是本色還是為了某種目的,他們并沒有違反社會道德,更沒有觸犯法律底線,僅僅可以是他們的行為與舉動,在當下的社會風氣中,顯得是那么刺眼而已。在一個開放社會,如何裝扮是個人的絕對自由,個性張揚是這個時代的魅力之處,他人無可指責,誰也不是扛著道德的旗幟,做一個清道夫,對他人指手畫腳。因此,以這個角度來看的話,當時的鄧麗君,是靡靡之音,當時的崔健與他從事的搖滾,是離經(jīng)叛道,原來的喇叭褲與男子長發(fā)是資產(chǎn)主義作風,可是我們現(xiàn)在看來,那時的指責,又是多么的無知與可笑啊。

  雖然,我也對這種現(xiàn)象進行了文化批判,認為當下選秀的如類現(xiàn)象僅僅是短暫的噱頭效應,是沒有文化理念與價值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不像波普文化、嬉皮士運動等具有反叛色彩的,甚至連基本的文化訴求都沒有,有的只是商業(yè)味道濃厚的順從意味。這樣的文化現(xiàn)象只是偏重感性愉悅,它不以提供對世界的理性反思為目的,而主要傾向于創(chuàng)造娛樂大眾的文化形式,達到捕獲大量受眾、獲取商業(yè)利潤的目的,因此,感性層面上的快樂成為大眾文化的運作核心。

  因此,在這樣背景下,這種“易性競爭”在商業(yè)效應的指揮棒下,很容易演變成沒有原則性的惡性競爭,然后形成一種“競劣”比賽,一切只求博出位,越出格越突破底線的越容易吸引眼球,越能得到主辦方的認可或者默認。一旦形成了這種趨勢,那么對此的文化批評,將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是沒想到,我的這些評論,也遭到了誤解,其實文化批判僅僅是一種從理論上的探討,只是對于現(xiàn)象的一個理性思考,這樣的思考,有助于人們認清這樣的現(xiàn)象背后一些本質(zhì)與社會價值。要批評的對象不等于是要被禁止的對象。我始終沒有認為“偽娘”包括“易性競爭”是一種惡俗或者不良的社會現(xiàn)象,相反,我堅定地認為它們只是一個多元化社會的正常現(xiàn)象。

  我一貫的觀點,就是秉承著原則,就是約翰·密爾里在《論自由》建立的個人自由原則:“傷害原則”或者更嚴謹?shù)亟小皞λ嗽瓌t”。這一原則主張,對一個人自由的干涉只有在為了防止他傷害別人時,才是正當?shù)模駝t,就是她或他的絕對自由。在自由社會里,多元化或多樣化是一種最合理的存在。

  而按照這個標準,很顯然,“偽娘”們并沒有傷害到任何人,如果你看不慣,你可以不看啊。而禁止,無疑是一種無理的強權做法。此外,如果李宇春這種女性男性化可以存在,為什么劉著這種男性女性化,就不能得到寬容呢,這種苛刻的譴責,不也是男女平等意義上的不平等嗎?而且,大家都知道,在文化領域的各種現(xiàn)象,最好的辦法,還是由文化體系內(nèi)自己解決,讓文化界自己形成一個探討與爭論的文化場域,從而最后將現(xiàn)象往理性與良性的方向引導。

下一篇:女人應對假想情敵該如何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放電”信號 女人常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AV片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成人无码网WWW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乱码人妻系列蜜桃|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电影|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 | 免费A级毛片无码视频|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五十路熟妇高熟无码视频|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院| 成人无码午夜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国产高清无码二区| 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人妻丰满熟AV无码区HD|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 暴力强奷在线播放无码|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PP|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新浪|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