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成長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經歷的一個過程,而這里所說的成長不僅僅是生理上的還是心理上的,因為心理上的成熟,才是決定你為人處世的關鍵,我們常常會看到有一些人明明是大人,但是還愛裝嫩,那么裝嫩是一種心理疾病嗎?
這個年代,裝嫩成了時尚!放眼大街小巷,孩子總也長不大,學生不想長大,成熟的女人味被酸澀的青蘋果所代替,殊不知,這種裝嫩的心態,是一種心理疾病。
你看:抱著奶瓶喝水,愛看動畫片,化果凍妝,喜歡穿卡哇依服裝,穿著可愛娃娃裝,腳踩大頭鞋的女生,手機上掛著一大串飾物,包上總是掛滿小貓小狗,臥室放滿毛絨玩具;說話嗲嗲的用疊字,“這個東西好好玩哦”、“你這個包包好漂漂噢”;假睫毛加超濃眼線、鼓著腮幫子嘟著嘴、瞪大眼睛一臉無辜表情……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裝嫩”,甚至年近30歲、40歲也成了“裝嫩一族”。放眼演藝圈,林志玲三十好幾了,仍然一副“娃娃音”;劉曉慶,快60歲的人了,仍然嫩勁十足。有資料顯示,人群中有25%的人有非常突出的裝嫩心理。
造成獨生子女愛“裝嫩”的原因,家長為了孩子包攬一切。現在大部分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父母事事都替他們考慮好了。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養成了很強的依賴心理,孩子面對任何問題都需要父母插手,孩子缺少獨立面對生活的能力,這些孩子身體雖在長,心理卻一直沒斷奶,潛意識里覺得自己還是小孩子,還需要周圍人的呵護。
一些學生出現了不想長大的心理,他們懷念童年的無憂無慮、潛意識里拒絕長大。心理上的柔弱和不成熟是這部分大學生“裝嫩”的主要原因。現在大學生就業壓力很大,為了逃避現實、逃避壓力,潛意識里拒絕長大,渴望被保護,逃避現實,不敢承擔責任的一種表現。在現代都市里,越來越多成年人的心態就像那首《我不想長大》的歌里所描述的那樣。裝嫩是對年輕時光的留戀,她們是在追求一種童年期的安全感,往往這種人不能接受現實中存在的壓力,期待能像孩童時期一樣能夠得到別人的保護,是兒童期滯留的現象。對于行事幼稚、拒絕長大,心理專家說,這其實是一種被俗稱為“成人幼稚病”的心理障礙,屬于“彼得·潘綜合征”的一種。
若是在面對巨大壓力時,自己總想逃避,總想尋求避風港,總是以“我還小”之類的借口來逃避困難、原諒自己的錯誤,那就表示,自己在用外表的“裝嫩”來表達“我還是個孩子”的心理,希望別人讓著自己、寵著自己,這就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這種裝嫩就是一種病。
因為在生活中要面的的壓力還有事情實在是太多,所以很多人會用自己的方式來告訴別人自己還小,不應該承擔這些問題,但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心理健康問題,因為愛裝嫩就是一種心理疾病的表現。
推薦閱讀:辦事太過拖拉也會影響心理健康
下一篇:都市生活讓人患上依賴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經常壓抑憤怒情緒易引發身體疼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