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智力水平的高低對個人成長的影響不容忽視,而弄清智力與遺傳的關系,對于科學地認識和對待遺傳作用,以及提高優生優育水平,有著更深遠的意義。
有關學者采用多種方法,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
科學家們依靠家系研究法,進行了一系列旨在弄清楚有血緣關系的人們在智力發展方面之相互關系的研究。根據有關的研究報告指出,在父母都是優秀智力的情況下,他們的子女有70%是智力優秀者,而當父母是低下智力的情況下,大約有60%的孩子是智力低下者。
依靠孿生子研究法去考察遺傳的重要影響,這方面的工作也是很多的。從這類研究可以知道,同卵雙生兒智商的相關程度,比異卵雙生兒智商的相關程度要高。另外,在同樣是同卵雙生兒的情況下,在一起養育比分別養育時智商的相關程度要高。我們有理由去假定,處在可以相比較的發展階段中的雙親及其子女,他們的任何遺傳因素都可以很好地表現出來。這樣,父母6歲時的智商,可以預示其子女6歲時的智商。同樣,父母成年后的智商可以預言其子女成年后的智商,而不是子女年齡較小時的智商。
美國學家霍齊克經研究后指出,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和子女的智力最初是無關的,但是到一定的年齡之后就有關系了。對兩組兒童進行測試,一組兒童的雙親受教育程度較高,另一組兒童的雙親受教育程度較低。在3歲以前,這些兒童的智商并無多大差別。但是到10歲之后,他們之間的智力差異就會較明顯地反映出來,兩組兒童的智商平均差異要達到或超過25,而且女孩達到這一重要相關的年齡要早于男孩。該項研究表明:在遺傳學上性別的差異與智力的發展有一定的聯系,女孩智力上的早慧是與其生理上的早熟相平行的,亦即女孩顯示出其父母的遺傳──智力的或是生理的──比男孩要早。
智力的遺傳從一些名人家族中也可尋覓到鮮明的印跡。被稱為近代音樂之父的德國大作曲家約翰·塞巴斯提安·巴赫,他的家里幾代人都是聲名不凡、卓有成就的音樂家。老巴赫的祖先都是供職于普魯士宮廷或教堂的技藝高超的樂師。老巴赫本人,則和莫扎特、貝多芬齊名,被譽為是有史以來3位最優秀的頂級作曲家,對近代音樂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各種體裁的器樂、聲樂作品,幾百年來在世界各地被廣泛演奏,歷久不衰。老巴赫的4個兒子,也都是著名的作曲家,在音樂領域里建功立業是兒輩不讓父輩。“‘巴赫’(Bach)這個姓氏,并非是小溪,而是浩瀚的大海”(貝多芬語)。不可否認,這種智力的遺傳,這種音樂稟賦的繼承,確實使巴赫家族的好多代人都得益匪淺。還有中國歷史上的文學家三曹和三蘇。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三蘇即蘇洵、蘇軾、蘇轍。曹操在文學上的突出成就是詩和散文,其詩氣魄雄偉、慷慨悲涼;其文質樸簡約、清峻通脫。曹操的詩文主要是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對漢末民眾的苦難生活也有所反映。其子曹丕、曹植,在文學上也是造詣頗深,各具特色。曹丕的詩文通俗明白,體式多樣,抒情深婉有致,頗受民歌影響。曹植的詩文感情真摯,慷慨動人,語言精煉華麗,以五言詩見長。
三蘇的名望,不在三曹之下,甚至猶有過之。父蘇洵,其子蘇軾、蘇轍皆為宋代文學宗師,而尤以蘇軾的成就最為突出。蘇軾的詩風清新,善用夸張比喻,自成一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部分詩篇反映民間疾苦,指責時弊。其詞灑脫豪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散文氣勢磅礴,一瀉千里,與唐代的韓愈齊名,有“韓潮蘇海”之美譽。誠然,三曹和三蘇的家庭文學氛圍的熏陶,對彼此間文學修養的增進有很大影響,而且前輩對后代文學稟賦的繼承,以及智力遺傳之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遺傳的因素對于智力的發展雖然有相當大的作用,但并非是一種決定性的作用(除開某些特例),只能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這如同學歷、文憑對一個人的事業的發展只能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一樣,并不起一種決定性的作用,對一個人事業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是走上工作崗位、踏進社會后的勤奮努力、刻苦鉆研,當然有時還得仰仗于某種機遇。
下一篇:基于問題學習對教學改革的啟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學生心理教育要“以情動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