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高考結束,卸下肩上的重擔,有些考生投入了徹底的玩樂之中,有些則處于郁郁寡歡的狀態,感覺生活忽然失去了重心和目標,空虛無比。甚至有些考生把自己緊鎖在房中,不想見任何人。有關專家指出,考后一至兩周往往是考生心理問題的高發期,表現出:焦慮、抑郁、失眠等,這就是所謂的“考后綜合征”。那么這段特殊時期的主要特征怎樣,又該如何調整度過呢?
放縱玩樂型
在高考前,考生們生活中除了學習、學習,還是學習。他們放棄了眾多的休閑和娛樂,甚至連睡懶覺都是一種奢侈表現。考試結束后,絕大部分的考生鉚足了勁要“娛樂到底”。長久以來累積的壓力在考后徹底“井噴”,通宵打游戲、聚會喝酒等等成為了考后的主要生活方式。然而,長期超負荷學習,精神高度緊張,考后心理和生理忽然極度松懈,如此巨大的落差易導致考生身心俱損,難以適應。
【專家建議】考后學會放松而不是放縱。緊張的高考生活過后,不要立即松懈下來,而是應該逐步放松,最好的方式是給自己制定一個暑期計劃,詳細地安排暑期的各類活動,讓生活既快樂又充實。
焦慮擔心型
有些考生一走出考場立即懊惱不已,對沒有答上和沒答對的題目“耿耿于懷”,甚至陷入了悔恨交加的情緒中不能自拔,感覺愧對了父母的期望。這類型的考生總是不斷責怪自己,情緒低落。
【專家建議】過去的結果已不能改變,坦然面對,學會放下,無論考得如何,都要坦然面對,因為結果已經不能改變。過去不能改變,但是未來還能夠選擇,如果一直活在自怨自艾中,不僅于事無補,還會錯失改變未來的機會。
“考完后應該以一種良好的心態享受高考后的輕松生活。高中三年,一直忙于學習,無暇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時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并且還可以靜下心來規劃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
空虛抑郁型
高考復習時就盼望著考完后的狂歡,但是真的考完后就不知道要做什么了,高考結束后,很多考生感覺生活一下子失去了目標,變得空虛茫然,無所適從。
【專家建議】對生活進行重新的規劃。高考曾是考生生活中的重點,考試結束后出現空虛感也是比較正常的,但是考生要注意自我調整,不能放任這樣的情緒蔓延,否則很容易誤入歧途。“考生最好加強與父母或者朋友的溝通,對未來的發展道路進行規劃,找出生活新的重心。
自我封閉型
部分考生考完后自我感覺十分糟糕,已經認定自己不能考上心目中理想的大學,感覺無顏對人,逃避現實,整日把自己鎖在家中。
【專家建議】調整心態、重塑自信。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高考并不是決定人生命運的唯一途徑。這類型的考生要讓自己學會看淡結果,面對現實。應該鼓勵自己走出家門,去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或者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例如當義工,找回價值感,重塑信心。
下一篇:高三后半程復習要抓四大要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幾種不同類型考生調節心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