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2008年高考已結束,從考試結束到錄取工作終結這段時間,往往是許多考生心理問題的“井噴”期,家長、學校、社會都應密切關注考生考后的心理健康。
高考前考生處于高度緊張的學習壓力下,心理狀態還是可控的。高考一旦結束,考生卸掉了超負荷的學習壓力,從考前的極度緊張到考后的極度放松,反倒容易失控。由于考試成績不同,考生也就產生巨大的心理差異,考生“考后心理危機”大致有五種: 一是自責,二是愧疚,三是抱怨,四是放縱,五是失落。這些情況所引發的后果是考前無法比擬的。這不,高考剛結束,不幸的消息卻接踵而至:8日, 西安東尚小區,一個剛參加完高考的考生從樓上跳下,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10日,南京一考生在估算自己的分數和考前的愿望相差甚遠時,便留下遺書割腕想自殺;12日中午,深圳一女孩從31樓墜樓身亡,很多圍觀者表示女孩墜樓的原因是高考沒考好。
高考是一場選拔人才的考試,因為選拔,所以我們很多人不能如愿以償,一部分人甚至因此而被淘汰出局。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不到契合點時,如果心理干預及時跟進,考生心中的“堰塞湖”完全可以通過疏導讓其“脫險”。
在這方面,考生原所在學校后續疏導責無旁貸,應補修考后心理這一課。高考前學校心理輔導很重視,一方面要求班主任和每一個考生交流,任課老師協助做好工作,另一方面請專家對考生進行心理輔導。高考一結束,學校中心工作便轉移了。要知道高三真正結束是在錄取結束,考生考試后的心理調節,仍然應成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學校理應高度重視,建立心理輔導網絡,密切關注考生,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心理疏導活動,如開通電話熱線、 發送短信、家訪溝通、 開展文體活動、短線旅游等。
社會要營造考后平和氣氛,切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炒作高考試卷、答案;應加大對學校考后后續工作的檢查和考評,積極推進心理干預隊伍的建設,加大心理人才培訓的力度和寬度。考生的家長,更要關心自己孩子考后的心理問題。 大部分家長在考前和考中都盡力為孩子著想,做好后勤服務。考后,他們只關注“能考多少分”、 “××考了多少分”這些問題,有的家長甚至流露出失望的情緒。這些都會使孩子感受無形的壓力。家長首先應調整好心態,營造良好的家庭氣氛,充分信任子女,無論成績如何,孩子始終是父母心目中最優秀的;要引導孩子坦然面對失敗,重樹信心,還可適當安排孩子出去郊游、 散步、看電視。
考生的自我調節則是關鍵。考生應正確評估自己,過高或過低都不客觀,心理上反差會使自己無所適從。有時考生要有一點阿Q精神,考后失利不忘對自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高考不是決定人生的唯一途徑”。重拾興趣也是考生自我調節的有效方式,比如看文藝類書籍、聽音樂、看電視、 打球等, 借此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使情緒得以緩解。
寒窗十二載,相信處于心理“井噴”期的考生,在補修心理調節課后,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下一篇:考生心理調適指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慌不忙輕松迎高考 因為我有獨家減壓秘方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