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對于孩子而言,早晨上學前,總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的小毛病,影響著孩子的心理,阻礙著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孩子厭學綜合癥的表現是什么呢?父母應該如何去幫助孩子呢?聽一聽我們小編怎么講的。
開學一月多,孩子老是“病”
十一黃金周后,記者在各大醫院兒科門診發現,不少身穿校服的小學生在打點滴。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副教授許雙虹告訴記者,這些小孩有的是發燒,有的是腸胃不適而來治療的。
“除了節日期間生活飲食不節造成的節日病外,每當放完假,總會有不少學生對回學校上課產生恐懼、抗拒或者由此引發身體的不適,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厭學綜 合征’,屬于一種情緒障礙,年紀越小癥狀表現得越明顯。”許雙虹介紹,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多是由于假期過于集中,讓學生生活懶散無規律。假期后,作息時 間又要恢復到規律的狀態,失去這種“自由”,心里自然不愿意。
北京慧源心理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峰也表示,亦有的孩子會擔心課業繁重,怕自己承擔不了,從而缺乏自信而畏學;更有許多新入學的“小皇帝”不知如何與同學相處,這些都有可能使學生心生焦慮情緒,害怕上學。
父母應少責備多溝通
“厭學綜合征不僅常發生在學習成績跟不上的孩子身上,有很多聰明的孩子也有恐懼情緒。”肖峰表示,如果孩子只是有一般的情緒困擾和暫時的不適應,家長沒有必要著急,不妨有意識地找些孩子即將要學習的內容,與之探討,把孩子的興趣引到學習中去。
此外,父母要善于幫助孩子消除心理壓力,不要過多責備,而應與孩子多溝通,給予正面引導,多給孩子以積極的心理暗示,對孩子在學校獲得的進步給予肯定。
肖峰表示,孩子的“厭學綜合征”有輕有重。“對問題輕的,家長一般不會太重視,缺乏和孩子的溝通和對孩子的鼓勵,因此容易忽略孩子的心理狀況,導致孩子 在開學時沒有立刻‘熱’起來,學習效率不高。因沒有得到及時的疏導,孩子的厭學心理可能逐漸變得嚴重起來;對癥狀重的,家長容易只關注孩子的身體癥狀,被 孩子身體的不舒服所蒙蔽,沒有體察到身體問題是來源于心理問題。”
肖峰說:“當你的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人際關系適應能力差,心理素質比較脆弱時,就要警惕他可能會出現厭學綜合征,及早干預。”
孩子的健康是父母的首要責任,父母在對待孩子學業問題上,更要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預防孩子出現厭學綜合癥,讓孩子可以開開心心去上學,高高興興回家來,還孩子一個健康向上的心態。
下一篇:青少年睡眠質量與學習成績相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面對犯錯學生教師要做到“三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