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醫院引進先進-大腦功能失調磁療技術(TMS)
分類: 抑郁癥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9-13
閱讀 :370
一、大腦功能失調磁療理論的誕生 2Hc愛康網 - 愛健康
2Hc愛康網 - 愛健康
1832年法拉第發現電磁現象,當電流通過一線圈可以產生磁力線,磁力線可使監控的線圈內產生逆向電流。在此基礎上,1848年Du Bois闡述了電流和神經細胞活動之間的聯系。這為人們用電磁技術和干預大腦功能提供了可能。1965年Bickford和Freeming開始用震蕩磁場刺激人和動物的外周神經,1985年,Braker等開始用連續的磁力線刺激人的運動皮層,這是現代大腦功能失調磁療技術(TMS)的開端。 2Hc愛康網 - 愛健康
2Hc愛康網 - 愛健康
二、大腦功能失調磁療技術(TMS)理論的發展 2Hc愛康網 - 愛健康
2Hc愛康網 - 愛健康
TMS裝置了特殊儲存電荷的電容器和一個傳遞能量的刺激圈,當電容器內的電荷迅速釋放時,產生的電流通過刺激線圈,產生磁力線,磁力線以較小的阻力無創傷地穿透顱骨,到達皮層,不同刺激參數(模式、頻率、強度、間隔、持續時間、刺激位點等)的TMS產生不同的神經生理效應。在皮層內產生可傳導的逆向電流,從而改變皮層的興奮性。 2Hc愛康網 - 愛健康
2Hc愛康網 - 愛健康
從TMS剛開始,神經生物學家及臨床醫生們就考慮能否將TMS就用于臨床治療神經、精神疾病及改善大腦的功能缺陷,經過臨床試驗證明,低頻刺激可以降低皮層的興奮性,而高頻刺激可以提高皮層興奮性。現在TMS的許多臨床應用及研究不斷發展完善,經TMS已經被神經、精神、心理等各個領域廣泛應用,如用于研究知覺、注意力、學習記憶力、語言、意識、皮層功能及可塑性等。TMS對運動障礙、癲癇、抑郁癥、焦慮及精神分裂癥等都有顯著功效。 2Hc愛康網 - 愛健康
2Hc愛康網 - 愛健康
三、大腦功能失調磁療技術(TMS)在北京天橋醫院神經內科治療大腦疾病中的應用 2Hc愛康網 - 愛健康
2Hc愛康網 - 愛健康
TMS被用于認知及感覺功能的研究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為我們了解知覺、意識及皮層可塑性作出了顯著的貢獻。近年來隨著國外TMS技術的廣泛應用與發展,TMS越來越受到世界臨床醫學的重視和認可。TMS應用超低頻頻譜交電磁治療技術,彌補了電流神經刺激康復系統難以透過顱腦屏障的缺點.電磁可直接作用于腦細胞和腦血管上,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改善微循環、加速腦神經功能的恢復。北京市宣武區天橋醫院率先應用可變頻式TMS技術治療和預防大腦疾病,此項技術的應用填補了國內外臨床醫療機構應用可變式TMS技術和預防大腦疾病的空白。 2Hc愛康網 - 愛健康
2Hc愛康網 - 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