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崔永元在《藝術人生》節(jié)目中說:“我得的是抑郁癥,而且是很嚴重的抑郁癥,重度。”觀眾在吃驚之余,也對崔永元能夠坦然面對疾病的勇氣感到欽佩。
得了抑郁癥, 敢于說出來,這不光是有勇氣,也是其擺脫困境,走向康復邁出的第一步。北京回龍觀醫(yī)院副院長鄒義壯博士告訴記者,根據(jù)目前的統(tǒng)計,只有5%的抑郁癥患者得到了正確有效的治療,80%的病人根本就沒有去就診過。而因此給我國造成的損失占所有健康問題總負擔的6.9%,超過所有的傳染病負擔。
鄒義壯博士在分析患者為什么不及時就診的原因時認為,最大的障礙來自于社會對抑郁癥病人的歧視和誤解。對于抑郁癥病人,得了病后有種心理恐懼,怕一旦說出來,被人輕視或說成是“精神病”,而且往往怕單位同事和領導知道,怕領導知道后,對自己有歧視或者不再信任,自己的事業(yè)前途就斷送了。
其實抑郁癥病人并不是“失敗者”,很多病人事業(yè)上很成功,很有才華和能力,他們中間有很多是出色的作家、藝術家、官員、企業(yè)家、演員和記者,但是當他們患上抑郁癥后,如果不敢承認,得不到有效治療,就會開始變得能力下降、激情不再、對生活和事業(yè)乃至對自己的好朋友都失去興趣,悲觀厭世,甚至自殺。抑郁癥病人決不是“瘋子”,抑郁癥是和感冒、心臟病一樣的病。研究明,抑郁癥不是單純的心理問題,60%以上有其生物學原因,即人的大腦內分泌的化學物質發(fā)生變化,造成神經傳導遞質水平發(fā)生改變而引起的。得了感冒、心臟病不怕直說,那么得了抑郁癥也應該大膽地說出來!抑郁癥并不可怕,只要積極治療就可預防,治愈后也不會有后遺癥。
世界衛(wèi)生組織精神衛(wèi)生處顧問、美國哈佛大學社會醫(yī)學系副教授、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執(zhí)行主任Phillips博士說,我們所說的種種讓抑郁癥病人敢于說出疾病,走進醫(yī)院的建議,是針對輕度病人的。而對于中度以上尤其是重度病人,他自己往往不會說出自己有病,更別說會去治療了。他所感到的只有無窮無盡的痛苦,感到身陷其中而難以自拔。這時,病人在精神上堅信, 自己的這種痛苦是永久存在的,而且堅信痛苦是沒法解決的,沒人能幫他。他會漸漸覺得只有結束自己的生命是唯一解除痛苦的方法,并且他會逐漸對此深信不疑,最終走向自殺。
因此,家人和朋友對病人的關心是最重要的,關鍵時候要強迫他去就醫(yī)。對病人的開導要講技巧,千萬不要簡單粗暴地否定他的感受且批評他,要試著漸漸改變他對痛苦感的看法,給他希望,告訴他雖然他感覺“看不到出路”,但是“只要我們一起努力,是完全可以找到出路的。”
下一篇:兒童抑郁癥應引起社會高度警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自我概念”要積極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