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是現代社會多發病
人類是有思想、有理智、有的高級生物。人的情感也會發生問題,也會出故障。這種故障就是情感障礙,即“心境障礙”,亦稱為“情感精神”。情感障礙中最重要的疾病就是抑郁癥。
按照世界組織的估計,全世界有5億人正患著各種各樣的精神疾病,也就是說,每10個人中有1個人有精神疾病。其中,約有1億5千萬人正患著情感,其患病率為3%。因此,情感性疾病特別是抑郁癥是現代社會中的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是精神衛生界研究和服務的重點。
年,世界衛生組織曾發表過一項關于“疾病負擔”的調查,以因病造成“傷殘”———功能缺損統計,抑郁癥位居第二,僅次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占全部疾病總負擔的6.2%;如果加上居第13位的雙相情感性疾?。ㄔ昕?mdash;——抑郁狀態交替發作),則達8.0%。隨著現代化的進程,抑郁癥的重要性還將繼續增加,估計在25年后,將占疾病總負擔10%左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抑郁癥將是跨世紀的挑戰。
同時,抑郁癥又是現代醫學生物——————社會模式的極好范例。遺傳、生化、神經生理、神經、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心理防御、社會支持等,都在其發病機制中起著一定作用。包括我國在內的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在為探索抑郁癥之謎進行著不懈的努力,而且已經取得了相當進展。
更重要的是,抑郁癥治療方面的研究進展已經相當引人注目。抑郁癥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不少新型的抗抑郁藥相繼問世,例如選擇性5羥色胺回收抑制劑(SSRI),其療效肯定,副反應少,受到醫生和病人的歡迎。在非藥物治療方面,也有相當的發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精神衛生領域在抑郁癥研究的許多方面仍然有相當距離,與數以千萬計的我國病人的服務需求相比,距離更大。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估計,我國95%的抑郁癥患者并未得到應有的、符合科學原則的服務,很多人的病情被誤認為是思想問題,因而在就業、工作表現以及生活諸多方面處于不利地位,或其病情的嚴重程度沒有被周圍人充分認識,而沒有得到正規有效的醫學干預,在各種僅有輔助作用的心理咨詢機構之間輾轉,貽誤了治療。因此,普及抑郁癥的知識是一項重要任務。
抑郁癥是如何產生的?
隨著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的發展,競爭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從商業界到學術界,從成人世界擴展到兒童世界。競爭是在有限資源的分配中所必然產生的,無人能避免。城市生活工作壓力大、節奏緊張、人際關系復雜,使人們持續處于應激狀態,很容易心情低落,由此造成各種身心疾病,抑郁癥就是其中一種。
心情低落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幾乎所有人都體驗過沮喪、憂郁的心情,但很少有人意識到這種心情可能嚴重到構成一種需要治療的障礙。抑郁癥屬于心境障礙,主要表現就是心情低落,并由此引起生活中其他活動的減少,如社交被動、進取心減退、生活疏懶等。抑郁癥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使工作效率下降,由此造成的各種無形損失,有些極端嚴重者還可能有消極舉動。抑郁癥還會引起物質濫用,由于心情郁悶,無法解脫,一些抑郁者往往求助于具有輕度興奮和麻醉作用的香煙和酒精,因此很容易染上吸煙和酗酒的惡習。
對抑郁癥的原因,目前有兩種看法。一是認為抑郁癥是社會病,即是由于現代社會生活緊張、競爭激烈,人們郁積的苦悶心情無法得到疏泄所致,因而是一種社會過程,治療抑郁癥需要改變社會環境和生活方式。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抑郁癥是一種生物學現象,抑郁心情可能是由于大腦中調控情緒反應的某種機制出了問題。
最新版的《國際疾病分類》認為,一個人只要有某些表現,就可以診斷為抑郁癥,應該去精神科醫生那里咨詢、治療。但也有學者認為,既然抑郁癥有那么多原因,分類時也應把這些原因考慮進去,這一觀點被《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采納。因為要考慮原因,診斷就相對嚴格一點。例如有人被上司批評,心情不好,垂頭喪氣,幾天不上班,三個星期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按照國際分類,他已經符合抑郁癥標準,應該就醫服藥。而按照嚴格標準,要考慮原因,他只不過是適應能力差了點,做做思想工作就行了。嚴控抑郁癥診斷標準,抑郁癥的患病率會下降,但隱藏的一個危險是,大量有抑郁情緒的人被忽視了,由于缺乏必要的干預,他們的抑郁情緒會造成周圍人之間的沖突并感染周圍人的情緒,由此帶來的隱性的工作效率下降和生活質量下降是無法估量的。
抑郁癥的診治
雖然抑郁癥的核心問題是抑郁,但臨床癥狀卻十分多變,這也是該病易被漏診和誤診的原因。人們因為不一樣的生活經歷、教育背景、家庭環境和自身的性格特質,使他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達情緒的方式。在抑郁的時候,自然也會有不一樣的表現形式。臨床醫生所見到的各類抑郁表現,可理解為是抑郁癥常見癥狀與個體性格特點相結合后的產物,如何準確及時地診斷抑郁癥,需要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許多專業知識,這是精神科醫生的工作。但了解抑郁癥的常見臨床表現有助于識別身邊的抑郁癥。
抑郁癥的核心癥狀是至少持續兩周的情緒低落。病人對此感到痛苦,且嚴重妨礙了日常工作和生活。然而不少抑郁癥病人就醫時只訴述軀體癥狀或其他癥狀而不談及心情,他們常開始時去通科就診,當反復檢查未能發現有臨床意義的實驗室指標時,才會轉來精神科就診。
對部分不善于或不習慣于直敘自己心情的人而言,特別是兒童、青少年和性格內向者,如有日常興趣顯著減退甚至喪失,無望感,無助感,精力和動機減退或喪失,自尊和自信下降,自我評價下降等癥狀時,應該考慮抑郁癥,因為這些癥狀均涉及精力、興趣和自信的下降、減退或喪失,這些癥狀亦常被概括為失落感。抑郁癥可說是嚴重而持久的失落感。
抑郁癥亦有生物學癥狀,也就是通科醫生說的軀體癥狀。最常見的情況是病人感到身體不適,但又找不到明確的病因,輾轉于通科醫院的各科間,反復就診,卻療效甚微。抑郁癥病人的軀體癥狀提示臨床醫生,特別是通科醫生以及病人家屬,應重視病人不明原因的軀體癥狀,因為這很有可能是抑郁癥的軀體化表現。這些癥狀包括:睡眠增多或睡眠質量下降;或喪失;體重下降;內臟功能,尤其是消化系統和心系統的功能下降,或原來的軀體疾病癥狀加重;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等。
同時會伴發精神癥狀,如焦慮;猶豫不決,思維反芻,強迫觀念;狀;人格解體;注意不集中,記憶減退,思考困難;疲乏感等。其中焦慮是最常見的伴發精神癥狀。同時還可能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如口干、心悸、發抖、出汗、面部潮紅等。
此外有的還有精神病性癥狀、附加癥狀或并發癥狀。主要有妄想、幻覺、嫉妒、猜疑之類癥狀,可造成診斷困難。
抑郁癥是病,不是單純的心理問題或性格缺陷。抑郁癥的自然病程為1年半至2年,期間會有癥狀的緩解或惡化,如不正確治療,大多數病例會復發,而且因為多數病例沒有得到正確治療,約有5%到10%會遷延成為慢性。應用抗抑郁藥治療療程,目的在于預防復發。抑郁癥的治療方法不外乎三個方面: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和電休克(抽搐)治療。較輕病例或許可以單用心理治療;中重度的病例必需藥物治療;至于嚴重病例,特別是有消極意圖或行為,就應該住院、施行電療。
下一篇:·哺乳期吃抗抑郁藥會影響新生兒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抑郁癥的19條報警信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