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抑郁癥的治療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進行不斷的演化,但是西醫因其效果明顯、治愈速度快等原因,所以還是目前最主流的治療方式,其實中醫對抑郁癥的治愈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這是一個長期調節的過程。
抑郁癥是一種以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為主要癥狀表現的精神疾病,該癥發病率高,誘發因素多,癥狀表現多樣,會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影響,患有抑郁癥的人常常感到悶悶不樂,出現睡眠障礙,感到渾身不適,從而產生疑病感。
抑郁癥中醫治療主要采取辨證施治的方法,如脾腎陽虛治宜溫補脾腎,心脾兩虛治宜健脾養心,肝虛氣滯治宜溫膽養肝等。
1、脾腎陽虛
治宜溫補脾腎,以養肝解郁為主。表現為在情感抑郁等的癥狀的基礎上,兼見嗜臥少動,驚恐多疑,自責自罪,甚或有輕生厭世的意念或行為,消瘦乏力,腹脹便溏,舌淡胖,邊有齒痕,苔白或滑,脈象沉細,或兼弦滑。
2、心脾兩虛
治宜健脾養心,以理氣解郁為主。表現為在情感抑郁等癥狀的基礎上,兼見心悸易驚,失眠健忘,自覺思維遲鈍,工作或學習效率下降,有自責自罪及疑病傾向,消極緘黑,倦怠乏力,腹脹便溏,或口干便結,舌淡苔白,或邊有齒痕,脈象細弦或細緩。
3、肝虛氣滯
治宜溫膽養肝,以理氣解郁為主。表現為情感抑郁,悲觀失望,憂心忡忡,興致索然,面容愁苦,沉默寡言,其情感變化有晝夜輕的特點(如白晝抑郁,入夜稍緩或興奮,甚或判若兩人),可伴有兩脅不適或脹滿,失眠多夢,容易疲倦,納呆少食,舌苔薄白,脈象弦細,或虛弦。
抑郁癥中醫治療有如下方法:
一、藥物治療方面:中醫治療中會針對患者的不同癥狀、病情給與不同的藥方、藥量,對癥下藥,有疏肝解郁、補益心脾、養心安神的功效。抗抑郁癥中藥如復方湯劑逍遙散,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甘麥大棗湯、百合地黃湯等,對緩解和消除抑郁癥狀,同時調理氣血,有著雙重功效。一些天然抗抑郁藥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德國進口的圣約翰草提取物(路優太);國內研發的巴戟天寡糖膠囊、舒肝解郁膠囊等。這類藥物安全性普遍較好,作用靶點較多,作用機理相似或完全不同于傳統化學藥物。因這類藥物應用時間較短,臨床領域對其正處于一個逐漸接受的過程。
二、針灸療法 針灸在治療抑郁癥方面,可根據患者的不同癥狀、不同體質,患病原因不同,針刺穴位、手法亦不相同,有醒腦安神、平衡陰陽的功效。
三、心理療法。抑郁癥的治療中加入心理療法,是對中醫治療精神病的一大突破。所謂心病還須心藥醫,該療法通過心理醫師與患者面對面的交流溝通,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更多正確的了解,也
讓醫師對患者的患病原因了解的更深入,在治療上也更有針對性,通過心理療法患者能夠更加積極的配合醫生的其他治療。心理治療面臨我國合格的專業心理治療師數量有限,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限制了心理療法的廣泛應用。
以上可見,中醫對于抑郁癥的效果也到了時間的檢驗,也有其可取之處,同時也彌補了西醫的副作用較大,容易產生藥物依賴等缺點。兩者怎樣巧妙的組合搭配才能達到最大的治療效果則需要經過專業醫師或者設備的檢測。
推薦閱讀:抑郁癥治愈時間的長短
下一篇:抑郁癥的癥狀及表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抑郁中度患者的具體癥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