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夫婦非常重視孕期的身體檢測。每次去醫院檢測過之后,他們還會購買一些醫療器具回到家里自己檢查身體。可是這樣頻繁的檢查身體有時候不光沒有意義,而且還會影響到孕婦的心理健康,讓自己變得莫名的緊張。
1、測量宮高腹圍:
孕婦到醫院產檢,孕16周以后每次檢查時醫生都會拿一個軟尺子,測量孕婦的宮高和腹圍,醫生這樣做的目的是監測胎兒的發育是否與孕周相符合,羊水是否會過多或過少,將每次宮高和腹圍測量的數字記錄下來,連成曲線,形成妊娠圖,監測胎兒的生長,及時發現不正常的因素,如巨大兒、宮內發育遲緩、羊水過多、羊水過少,醫生及時給以指導和治療,使母嬰健康的度過孕期。
這是醫生的監測,對于孕婦本身沒有任何意義,自己測量后只是增加緊張因素。因為宮底的高度與兒頭是否入盆、胎兒的位置、羊水的多少、子宮的收縮都有關系。當
胎頭入盆后宮底會下降;當胎兒橫位時,子宮很寬,宮底很低;羊水過多時宮高異常上升。腸脹氣、憋泡尿都會影響宮高腹圍。醫生在測量時會剔除各種干擾因素看到事情的本質。孕婦和家屬自己測量今天長了明天短了,大驚小怪,對孕婦的心理都是不良刺激,不利于胎兒的生長發育,不利于孕婦的生理保健。
2、胎心儀聽胎心:
孕婦自己購買胎心聽診儀,純屬商業行為,不是醫療行為。醫生在每次孕婦來產檢時例行聽胎心,了解胎兒在宮內是存活的,通過胎心的速率知道胎兒在宮內的安危,是否缺氧;通過胎心的位置輔助的了解胎兒的胎位;通過胎心是否遙遠了解羊水多少等等。
一般醫生聽15秒,乘以4是一分鐘的胎心,胎心在120-160次/分之間是正常范圍,如果聽胎心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會延長聽胎心的時間。孕婦自己聽胎心就會發生自己嚇唬自己的事,一會找不到胎心了,一會說胎心掉下來了,弄得孕婦天天揪著心,這樣不利于孕婦和胎兒的身心健康。因此孕婦大可不必買胎心聽診儀,退一萬步說,你聽不到胎心,也要到醫院請醫生處理。
3、數胎動并記錄:
胎兒每天都在活動,一般16-20周左右孕婦本人就能夠逐漸感覺到胎動了。胎兒的睡醒周期是40分鐘,胎兒睡眠時不動,醒來就會活動,所以孕婦只要留意胎兒就會感覺胎動,到孕末期,胎兒活動的幅度增大,我們往往看腹壁就能夠清晰的看到。胎兒的活動沒有規律,沒有固定的模式,可能晃晃頭、撅撅屁股、翻個身、活動活動四肢、打嗝等,因此數胎動很難數清楚。
正常的孕婦我們每天只要感覺胎兒在活動就足矣,完全沒有必要每天記錄胎動的數量,實際也記不清楚。當感覺胎動異常時應立即到醫院看醫生,醫院一般都有胎心監護和B超的生物物理評分,臍血流的測量等能很直接的反映胎兒在宮內的情況。
通過上面的分析就知道孕婦沒有必要太去關注自己的身體情況,只要按照醫生的指導定期去醫院檢測即可。孕期的心理健康比任何事情都重要,要讓自己的心放寬,不能沒事給自己找煩勞,這樣才可以孕育出來一個身心都很健康的寶寶。
下一篇:孕媽媽要注意 避開這些不良心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人如何幫助孕媽調整情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