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許多老人,有不少苦衷。其中最為有苦難言的是:老年再婚難!在人口老齡化社會里,一些喪偶的老人,為了找個伴兒,卻因種種原因,有的被迫選擇非婚同居,有的無奈與子女展開了拉鋸戰……
出租屋里筑起愛巢
前天一大早,兩位老人相約來到洪山公園,同這里的老人們一起隨著音樂起舞。早餐過后,他們共同扶著一輛手推車到市場買菜、回家做飯;晚風輕拂時,他們會雙雙出現在公園里,聊著共同感興趣的話題……
他們是周爹爹和同居老伴王婆婆。
周爹爹是大學退休教授,今年已經72歲。2000年,相伴自己40多年的老伴突然離去,周爹爹像掉了主心骨似的,每天愁眉不展。
孩子們認為老人是傷心所致,就紛紛帶著自己的孩子來陪老人,讓老父親外出散心、旅游。然而,周爹爹在外面看到一些老人都結伴而行,相扶相攜出現在風景名勝區,而自己卻孑然一人,他時常想:要是老伴在身旁多好?
黃昏戀
2001年春天,周爹爹將孩子們聚齊后宣布:我要再找一個老伴。
“新媽媽會不會爭奪我們的財產?”“爸爸,你這不是過得好好的嗎?”……周教授的話一落音,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
是情感需求,還是生活需要?有些話怎么向孩子們說呢。周教授執意要找老伴,但孩子們不贊成,就從原來的房間搬出來,在洪山區街道口租房居住,隨后在一個婚介所登記征婚。
不久,周教授與退休干部王婆婆見面。王婆婆當年59歲,喪偶5年多了,兩個孩子一個在澳大利亞,一個在廣州工作,他們很少回家。
王婆婆同周教授都喜歡跳舞,他們在跳舞時的私語中,相互了解了對方的家庭情況后,選擇了在外租房居住。
前日,記者來到他們的愛情小屋,看到王婆婆在做午飯,而周教授則在逗自己的孫子玩耍。王婆婆告訴記者,周家的孩子已經接受了她,但來自外界的風言風語仍給了她許多壓力。
兩年夫妻折財
[1]
下一篇:老年人心理保健的六原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感情破裂的4個心理階段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