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老年人情緒不佳該怎么辦?老年人都是給我們一種安靜祥和、特別溫柔的印象,但是,現今的社會,老年人性格普遍都特別怪異,據心理健康專家表示,之所以老年人性格會變成這樣還是有原因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作為老人的子女,又應該怎么去幫助他呢?
導致性格很怪的原因
眾所周知,近幾年出現的“新晉老人”大多出生于1949年前后,在他們的成長時期,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匱乏”。在他們長身體的時候,卻正好遇到“三年困難時期”,食品短缺和饑餓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物質觀念的形成。哪怕到了物資充裕的時期,記憶中的“匱乏恐慌”還是會使他們試圖占有越來越多的物質資源,而為了物質甚至不惜大打出手甚至鋌而走險。
與物質相對應的是精神層面的東西,只是物質的匱乏并不代表精神層面的富足,相反精神層面的“匱乏”則更甚。在物質長期匱乏的背景下,人類的活動唯一目的幾乎就是生存下去,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并且伴隨著歷次的政治運動,中國社會傳統的道德觀念被打破,而新的道德觀念又不存在,為了生存下去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就像是曾有文學作者描述苦難時期的生活。“誰不偸誰就活不下去”。
老年人性格怪異的解決方法
(1)主動征求老人對家庭大事的意見。
(2)經常詢問老人的身體,主動陪伴去看病。
(3)抽出時間跟老人們聊天,多順順他們的心。
(4)家里有什么活動最好邀請老人一同前往。
(5)經常表示感激老人的養育之恩,讓老人感到沒有忘本。
(6)留心多做一些老人愛吃的食物,買些老人喜歡的東西。
(7)逢年過節過生日、出遠門回家,給老人送些禮,表達孝順之心。
(8)教育孩子尊重老人、孝敬老人,出入有禮貌,爺爺奶奶常常叫。
(9)老人的合理要求,必須盡可能滿足。不能滿足時,要多解釋取得諒解。
(10)老人情緒不佳時,要忍耐不頂撞。即使說錯了,也不要當眾駁老人的面子。
當子女的如果平時有時間的話,盡量要多陪一陪老人,如果是單身的老人,最好可以在其同意的情況下,給老人找一個老伴,這樣可以幫助他改變生活,最起碼也有一個人說說話。所以說,建議大家都做孝子,畢竟老人養育我們長大特別不容易,該是報答的時候了。
推薦閱讀:常被子女探望的老人更健康
下一篇:老年人心理變異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老年人的急脾氣怎樣控制最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