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夏女士向心理醫生哭訴說:“我經常打孩子,而且越打越狠,我知道這么做不對,但我真的控制不了我自己,我覺得自己要崩潰了,經常做噩夢,想自殺,怎么辦……?”針對此事,心理專家為夏女士分析了造成她心理疾病的幾大成因,并初步判斷夏女士患有比較嚴重的情感障礙。
癥狀一:打孩子不停手 疑似狂暴者
夏女士已經三十多歲了,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三個孩子中老大已經上小學了,最小的才三歲。“婚后不久我們有了老大,雖然是個小女孩,但我和丈夫都很喜歡。由于家里老人喜歡男孩,我和丈夫又超生要了第二個孩子,是個小男孩,雖然被罰了款,但畢竟合了老人的意思,大家也都還算高興。第三個孩子其實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家的一位親戚,一直沒有懷上孩子,跟我父母說打算去領養一個,這時候我也剛生完孩子,說起這件事,家里人覺得抱別人的也是養,抱自己的也是養,還是自家的孩子好,就讓我再生一個,把孩子給親戚家。”
說到這,夏女士嘆了口氣。“一切都商議好了,看起來也沒什么問題,可就在我懷上第三個孩子沒幾個月,多少年一直沒懷孕的親戚,偏偏也懷上了孩子,我當時一聽心就涼了,也狠不下心來打掉孩子,就生下來了。”
有了這三個孩子后,她對孩子也沒了剛開始的熱乎勁,“孩子不聽話,我就狠狠地打他們。有時候我會拿皮帶抽他們,不管孩子怎樣求情,我都停不下來。好幾次我都是累得抬不動手了才停下來,現在基本每個孩子身上都有淤青,老公回來后,孩子不說,我也不提,我老公也不知道孩子被打成這樣。其實每次打完他們 ,我都很后悔,但下次還是會下狠手打他們 ,現在我朝孩子喊一聲,他們三個就會一驚。”
醫生表示:她這種情況可能屬于間歇性狂暴癥,有時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但過了這一陣后又會恢復正常。不過如果她只是對孩子這樣,對身邊的鄰居或者朋友、同事 ,沒出現這種情況的話 ,就不一定是間歇性狂暴癥,可能存在沖動控制障礙,這種算是比較輕的一種心理疾病。雖然癥狀較輕,但這種沖動控制障礙治療起來很困難,花費的時間也很長。現在生活壓力大,生活中很多人存在控制不住情緒的情況,如果持續惡化下去就會變成沖動控制障礙。
癥狀二:常做噩夢,人蒼老了二十多歲
雖然夏女士剛三十出頭,但經常有人誤以為她已經四五十歲了,“我本人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老很多。”自從當了三個孩子的母親,她每天都要忙到半夜才能睡覺,“孩子半夜經常醒,他們一哭,我也得起。每天晚上都要起來三四次。”
夏女士說道:“我現在很受不了,每晚都會做噩夢,而做夢的內容也很奇怪,我甚至會夢到一些世界末日類的場面,一覺醒來頭暈目眩,有時還會被嚇醒。”
“說起做噩夢,也是有些年頭了,不知道是不是和以前的經歷有關。”夏女士說,結婚前她在外地打工時曾發生過的一些事對她影響很大。“這些事到現在還經常出現在夢里,在我還不到二十歲時,在淄博的一處私人工廠打工,是一家黑工廠。進去之后,所有的錢和證件都被收走了,每天只能在廠區里面,大門也很難出,一天工作十多個小時,吃的都是發霉的飯菜,干活慢些就會被打。我曾親眼看到一位年輕姑娘被打成重傷,毀容了。在工廠的那一年多,我偷著賣工廠的東西,把錢藏在墻縫里,攢夠了回家的路費,才趁著一次出去賣東西的機會偷著跑掉了。事后怕惹麻煩也沒敢去報警。”夏女士說道。她告訴記者 ,她回到家后,沒敢跟家里提起這一年發生的事,只說被老板騙了沒拿到錢。“后來結婚我也沒跟老公說起過這些事。”
“有時候我會忍不住,也想跟朋友或親戚說說自己的苦衷,可他們總是不耐煩地跟我說‘我們也是愁事一大堆,現在大家都這樣,我們也很累’。一聽到這說法,我也不好再說下去了。”夏女士說道。
醫生表示:常做噩夢,可能與生活環境有關,但也是焦慮的一種表現。而做噩夢更多可能是跟她過去的一些經歷有關。在日常生活里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 ,或者一些覺得自己難以排解的,最好的方法還是找身邊的親人或者朋友訴說一下,如果一直無人來傾聽也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如經過別人的開導,會很快忘掉這些,走出陰影的。
癥狀三:無意識地拿起刀子,甚至想要跳樓
最讓夏女士有些后怕的是,有的時候,她會有自殺的沖動。“不僅僅是打孩子,做噩夢,還有更恐怖的事情,我真的很害怕。曾經好幾次,我都有自殺的沖動。尤其一個人的時候,我常常會有一些離譜的想法。”
夏女士告訴記者:“每當站在窗邊,或者站在樓頂時,我都有要跳下去的沖動,有的時候甚至會走到樓頂的最邊緣處。可是每當要跳的時候,又會想到孩子。有時候我會毫無意識地拿起刀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就像是在夢游一樣,當我意識到自己手里攥著刀子的時候,感覺像是夢游驚醒了似的,嚇得趕緊把刀放回桌子上。這種類似的事,這半年經歷過好幾次了。”
“我從小在家就不受待見,父母重男輕女,我是家里最小的一個女兒,一直被父母看不上,不管做什么父母都沒說過好。”說到這,夏女士提起了十幾歲時發生的一件事,“當時在老家,還被二叔強暴過,事后我也沒敢跟家人說起,但現在每次回去路過他家門口,都會忍不住咬牙切齒,那些畫面會浮現在我腦海里。我之前也意識到自己可能會有精神問題,但又不愿讓周圍的人知道,我也聯系過心理醫生,但電話里說得好好的,見面之后,我就又有些不信任醫生了,不愿意跟醫生介紹更多,害怕醫生把我的事說出去。”夏女士告訴記者,她甚至認為自己的老公也信不過,家里的長輩更是讓她覺得不可信,不敢把這些事情告訴他們。
醫生表示:這樣的癥狀,已經接近雙向情感障礙了,就是情緒在不同的時候會呈現完全兩極的表現。就像這位夏女士,有時候會出現躁狂的傾向,控制不住打孩子,有時候又出現抑郁的傾向,一個人的時候想跳樓或拿起刀子,這種癥狀和雙向情感障礙的表現很相似,而且現在她經常會有自殺的沖動,這有時候也會危及到孩子。雙向情感障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精神障礙了,也有一定的危險性,需要去接受專業的治療。
采訪結束,醫生建議夏女士還是盡快去找心理醫生看看,如果擔心無人幫忙照看孩子,可以先接受醫生的指導建議,也可以對自己有一些自我疏導和調節。
下一篇:自殺者有什么樣的心理秘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自殺人群的八種初期預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