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女孩退學刷屏全網!她的成功,普通孩子根本無法復制
分類: 最新資訊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12-08
閱讀 :204
還記得8年前刷屏全網的杭州女孩郭文景媽,作為哈佛在浙江早申錄取的第一人,她的成長故事和申請經歷被津津樂道,無數中產父母想借鑒和復制她的爬藤路徑。哈佛畢業后的她繼續深造,跑去斯坦福讀博。就在今年,她選擇了退學,卻被全網怒贊,但她的成功,普通人根本無法復制。From Stoooges三士渡微信號:StooogesEducation關注科技圈的小伙伴,這兩天應該被Demi Guo的消息刷屏了吧?Demi Guo,中文名郭文景,是文生動畫AI公司Pika Labs的聯合創始人。她本科和碩士都是在哈佛大學念的,隨后進入了斯坦福讀計算機PhD,師從Ron Fedkiw和Chris Manning教授(兩位分別是計算機圖形和NLP領域的大佬),而郭文景做的正是圖形學和NLP交叉領域的研究。上學期間,郭文景先后在Meta AI Research、微軟、谷歌大腦(Google Brain)、Epic Games等公司團隊實習。▲ 郭文景領英上的履歷,哈佛本科數學、碩士CS,帶上斯坦福CS博士休學的buff,堪稱硅谷創投圈的標準模版郭文景和斯坦福大學博士班的同學孟晨琳于四月份從斯坦福休學,創辦了Pika Labs,打造一個易于使用的AI視頻生成器。目前約有50人嘗試使用過這款軟件,每周生成數百萬個視頻。這家由4人組成的初創公司在短時間內通過三輪融資籌集了5500萬美元,目前Pika Labs估值在2億至3億美元之間。其實,郭文景這個名字早在2015年被中國日報網、新華網、杭州日報、錢江晚報等主流媒體接連報道過。報道稱她是杭州第二中學出的第一個被哈佛本科錄取的學生,也是浙江省第一個被哈佛本科提前錄取的學生。郭文景在高中階段就展示了驚人的編程天賦:高一時獲得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浙江省賽區)一等獎;曾經連續四次入選美國國家集訓隊,2015年代表美國參加國際計算機奧賽并且獲得銀牌。▲ 郭文景在計算機奧賽中的比賽成績高中三年,郭文景當過杭二中的學生會干部,加入了辯論社,打過辯賽、做過公益、學過帆船和滑雪。高中文理兼修的背景讓她選擇了哈佛大學,因為她想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領導者,而哈佛大學的教育能讓她在學習數學和計算機之余,能選修更多人文方面的課程。很多留學生家長看到郭文景的背景,會下意識把她當成“雞娃模版”,然而在仔細深挖了她的背景后,我們發現她的成功很難復制,原因有三點:1美國籍身份熟悉美本申請的人都知道,你的身份對于美本申請的專業、結果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你是一個中國籍的高中生,以一個純計算機背景去申請理工科學校基本是“死路一條”。因為美國頂尖名校對于中國理工科學生的歧視是擺在明面上,他們不想從中國招過多的理工科學生。這幾年被美國Top學校錄取的中國學生要么是打造一個人文社科背景申進美國名校,再通過內部轉專業,學習熱門STEM專業,比如計算機。業內一般把這種方式稱為“曲線救國”。另一種方式是在美高或UWC讀書,順帶一個綠卡背景申請美國大學,這樣學校對于理科專業的申請就不會卡的太死。另外,美國大學近幾年更相信美高、UWC的學術背景,錄取結果相對陸高更好。而像郭文景這樣,能以一個計算機為主的學術背景在中國高中順利申請到哈佛大學,這背后顯然有美國國籍的buff加持。不然她也不可能在高中階段,就能代表美國參加國際計算機奧賽并且斬獲銀牌。人家是美國人,出生地在美國。而美國人在美本申請這場游戲中,一開始就比中國留學生多了不少顯性的優勢。▲ 郭文景(左二)代表美國參加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2財富+基因的雙重Buff郭文景的Pika在美國融資成功,讓A股一家名叫“信雅達”的金融科技服務商公司股票漲停近10%。原來,郭文景的爸爸正是信雅達的董事長郭華強,他曾在浙大就讀企業管理專業研究生。美本留學這條路上花費多少就不用菌菌多說了吧。一個殷實的家庭背景能保證子女安心讀書,也不會有花費開銷上的顧慮,這是疫情中多少破產家庭的留子羨慕不來的?然而這還沒完,郭文景的媽媽網傳是MIT博士。不過在采訪中,郭文景說她媽媽是浙大計算機系的。郭文景稱她最初接觸到計算機就是受其母親的影響。可以這么說,郭文景的成功給了我們一條當代“雞娃學”的新思路——雞娃不如雞父母。想把孩子送進哈佛?先試著把自己送進常春藤名校,就知道這條路好不好走了。3天賦+努力缺一不可郭文景曾在采訪中說自己不太喜歡“天賦”這個詞,她認為自己的編程學得好,主要跟她的個人興趣相關。她從小對數學感興趣,直到初三才開始學習C++,高中才接觸到編程競賽。盡管郭文景極力撇清“天賦”的關系,但美國從小學編程的人千千萬,她能在這么短時間內學有所成,并且代表美國國家隊打國際性的編程賽事,不也是側面反映了她的天賦嗎?而且她家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都沒有在做CS,只有郭文景繼承了父母在計算機和創業方面的天賦,說明她家還是挺因材施教的,不會逼著所有孩子去學編程。某書上有個評論寫的特別好,郭文景的成就恰恰證實了:培養一個人才,家庭、天賦和努力缺一不可。當然最最重要的是,選準一個好的賽道,會讓我們的努力事半功倍啦!對于郭文景的年少有為,你怎么看呢?本文系授權發布,From Stoooges三士渡,微信號:StooogesEducation。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北美學霸君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