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韋凱五年來一直對冷刺激過敏。在與冷刺激接觸部位總感到瘙癢難忍,伴有紅腫和風團等皮膚反應。這種情況一天可發生數次,只要遇冷就發生。五年來,他不敢淋雨,不能游泳,不敢吃冷飲,在家不敢洗衣淘米,不敢搞清潔衛生。
他去了多家醫院皮膚科均診斷為冷性草麻疹,經用多種抗組織胺藥、鈣劑以及中藥治療,草麻疹仍時有發生。嚴重時伴有發熱,心煩不安,腹痛以及全身不適,韋凱為之十分痛苦。后來他偶然得知冷性草麻疹的發生機理在醫學上迄今未圓滿闡明,但據有關證據表明,心理因素很可能是誘發此病的重要條件。于是他抱著試一試的心理來到了心理診所。
醫生詳細詢問了病史后,向他介紹了一些心理治療知識和心身疾病的概念,對他的病情及內心痛苦表示理解和同情,而對他主動求助于心理治療表示贊賞。然后醫生安排他做艾森克人格問卷(EPQ),結果發現他是屬于內傾不穩定神經質個性。
在韋凱第二次來就診時,醫生將EPQ測查結果告訴他,并解釋這類個性的特點,韋凱承認這完全符合自己平常的性格。然后醫生列舉出10個與冷過敏有關的單字(冷、冰、水、蟲、病、死、凍、河、魚、花),叫他進行自由聯想。當醫生朗讀到“凍”字時,韋凱聯想到冰箱、凍庫、凍肉,突然他停頓了約半分鐘,然后對醫生說:“我想到了一件事,不知與我的病有否聯系。”
韋凱于10年前結婚,婚后其妻曾流產三次,于6年前剖腹產一男孩,全家視為掌上明珠。但小兒一歲時因病而亡,全家痛苦萬分。當時為安慰痛不欲生的妻子及雙方父母,韋凱雖也極度悲傷,卻未流淚。然而,火化的前一天,韋凱因思念兒子,來到停尸房,抱著已冰凍后的尸體久久不放。當時感到心臟及全身都在顫抖,半年后開始出現對冷刺激過敏反應。
根據韋凱所經歷的生活事件,醫生結合其個性特點幫他進行了分析。醫生指出,當初孩子的病亡,其悲傷程度已超過了他的承受能力,當時本應將悲傷的情緒發泄出來,但他為了安慰妻子和父母而將痛苦的情緒壓抑下來,造成了嚴重的心理矛盾(外在的致病因素);加上韋凱是內傾不穩定神經質個性(內在致病因素)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其心身疾病的發生。目前其軀體所表現的對冷凍刺激過敏,其實質就是潛意識對冷尸體的痛苦反應,即所謂的“器官象征性語言。”
醫生希望他今后多參加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動,把內在注意力投射到外界環境。并告訴他心理治療只是一種外因手段,必須通過本人的理解和認識(內因)才能起治療作用。韋凱對醫生的分析和解釋表示完全接受,并愿意照醫生指導去改變其不良的個性。
第三次來診時,韋凱高興地告訴醫生,自從開始心理治療以來,未再服用抗組織胺藥。來診的三天前,他偶然淋了一場大雨,結果未發生草麻疹,只是感到身上有些發癢,持續幾分鐘就自然緩解了。近兩天用冷水洗手也無癢感。
醫生告訴他,癥狀之所以消失,是由于上次會談時;通過自由聯想,他內心積聚很久的壓抑情緒已得到了發泄,再通過醫生的分析解釋,其潛意識的東西得到了一次大“曝光。”因此潛意識不神秘了,自然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癥狀也隨之消失了。醫生又同他一起探討了今后怎樣去適應環境的變化和內心矛盾。由于初見成效,韋凱對治療更加充滿了信心。
第四次就診時韋凱報告對冷刺激已基本能適應,但在接觸冰塊時,仍有輕微發癢,醫生繼續給予其鞏固治療,然而五診時韋凱自訴病情又有加重趨勢。醫生追問原由,原來在此次來診前兩周,韋凱因忙于晉升考試,很緊張,又與妻子鬧了矛盾因此內心感到壓力很大,整天高興不起來,總認為妻子不理他。醫生給他進行了一定的心理疏導,并要求他下次咨詢與妻子同來。
幾天后,他與妻子一同來到了咨詢室,醫生通過促進夫妻間溝通協調的婚姻輔導技術,幫助他們消除了彼此間的誤解與氣恨。韋凱第七次出現在咨詢室時,他興奮地告訴醫生他們夫妻現在相處和睦,而他本人已能參加游泳活動了。醫生祝賀他的成功,并囑咐其繼續糾正自己不良的個性而結束了治療。
兩年后醫生對他進行了隨訪,發現他未再發病,而性格則較治療前明顯更活躍開朗。
精神動力論認為,無意識世界思維活動和行為,壓抑的心理矛盾支配著人的意識世界中壓抑的心理矛盾的無意識化不知不覺成為意識化、到后期轉為心身疾病的軀體癥狀。而自由聯想法能使患者把以前壓抑的心理矛盾自由講出來,使壓抑的能量得以釋放,從而達到心理的平衡。本案例就是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方法,讓韋凱講出了內心深處壓抑很久的創傷體驗,使其壓抑的能量得以釋放,從而逐步消除了癥狀。
下一篇:精彩案例:最近比較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上班恐懼癥”是心理問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