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每天翻開報紙,或多或少都看到報導關于自殺的新聞。有人因病厭世、有人因感情問題、有人因工作壓力,究竟有什么因素令人想到要結束生命呢?相信每一個人都明白到人只可以活一次,無論我們怎樣努力,也不能長生不老。既然生命如斯有限,為何還不珍惜生命呢?
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去探討,自殺的成因其實是多方面的,在正常情況下,我們都希望能解決困難。但當情緒受到困擾時,就沒有那么理智了。若外界有著巨大的壓力或無可解決的問題時,我們固然可能感到了無生趣。但有更多時候,本身的情緒問題更不容忽視。特別當人的精神出現問題時,自殺的傾向便愈明顯。現在就讓我們嘗試去剖析自殺行為和精神病的關系。
在情緒抑郁時,人便感到消極、沮喪和哀傷。若患上了抑郁癥,患者更會對將來感到絕望,從而想到要自殺。若抑郁極度嚴重,患者甚或會想到自己死后親人沒有依靠,從而會想及傷害自己的至親,避免他們孤苦伶仃。根據統計顯示,有六分一抑郁癥的患者會死于自殺,企圖或試圖自殺而不成功的例子更加不計其數。另外,在研究分析成功自殺的案例中,亦有跡象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可能患有抑郁癥,而其中很多人都未曾接受治療。
除了情緒問題外,一些思想紊亂的情況也可以導致自殺。一些精神分裂癥患者,他們受幻覺或妄想困擾,可能會傷害自己。例如他們幻覺聽到上帝的聲音,誤以為上帝命令他自殺升天室,于是便傷害自己。又例如他們有被害妄想,幻想自己受到迫害,走投無路,以為自殺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根據統計的結果中,大約有十分一的精神分裂癥者會有殺傾向。
此外,一個人的性格也會影響他的生存意志。有些人比較消極,每當生活有不如意,或遇上棘手的困難時,其他人會努力奮斗,而他們則選擇逃避。若外界壓力無法解決時,他們甚至選擇自殺。性格問題若傾向極端,會嚴重影響適應生活的能力。例如有些人感到生活無味枯燥,時刻在找尋刺激,自殺行為被視為一種刺激的游戲。他們也許不想死,但萬一失敗時,便選擇了自殺。
總括而言,自殺雖然可說是人面對困難時的一種處理手法,但卻并非健康的方法。有很多時候人之所以自殺,其實是因為受到心理問題困擾。若然及早發覺接受治療,令情緒思想得以改善,就不會胡思亂想而自尋短見了。
下一篇:現代人心理障礙掃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女孩得怪病討厭粉色的東西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