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現在很多家庭都聘請了保姆,這些保姆有的是打掃衛生,有的是做飯洗衣服。而家里面如果有小孩子的話,父母又無法每天在家照顧,這樣的情況下也會為孩子聘請專業的保姆。但心理健康專家指出,選擇保姆很重要,一旦保姆選擇不當,可能會讓孩子更加孤僻。
筆者接觸過這樣一位保姆,她來自偏遠農村,今年21歲。她說自己選擇這份工作,純粹是出于經濟上的考慮。可是剛給一個1歲半的男孩做了幾天保姆,就被辭退了。問及原因,她說人家嫌她不會笑,對孩子總是冷冰冰的。她委屈地說:“我覺得自己也沒做錯什么呀,他們讓我做的,我都盡力做好了,照顧孩子吃好、喝好、睡好。孩子又不是我的,干嘛讓我總對他笑,再說,我也笑不起來。”
這位保姆到此時也沒有意識到自己被辭退的理由,就更談不上如何讓她培養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了。身體健康上的照顧固然重要,但對于成長期的孩子,更重要的是給予心理上的關愛和溫暖。從這個實例,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保姆帶孩子,就是著眼于如何“照顧”好孩子,不讓他們餓著、哭著、累著、困著,完全一副“公事公辦”的姿態,只要完成主人交給的任務就行了,至于如何讓孩子更健康、快樂,如何和孩子建立更親密、溫暖、信任的關系,根本不在她們的考慮之內。即使偶爾與孩子親昵等也只是出于完成任務的考慮,不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情感。
在與這個保姆的進一步交談中,我發現她很怕孩子摸這碰那,不大愿意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怕出危險,甚至在環境很安全的情況下,仍給孩子太多的限制,剝奪了孩子學習、體驗的權利,使孩子失去了許多從運動中學習、從操作中感知的機會。為了完成“不出危險”的任務,相當一部分保姆都絕對不會“放縱”孩子。
還有一種情況也不容忽視,有部分保姆由于個人經歷和家庭背景原因,嫉妒孩子有幸福的童年,有富裕的家庭,有關愛他的父母,還有保姆……保姆體驗到的是極度的不平衡———為什么我當年沒這樣幸福?因此當面對孩子時,她不能發自內心地關心他、愛他,給以溫暖、擁抱和微笑。
眾所周知,孩子對外界事物的感知是非常敏感的,而且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容易“近墨者黑”。如果長期與不好的保姆呆在一起,缺乏父母的關懷,那么不但容易煩躁,還很容易疏遠父母。因此,與其選擇保姆照顧孩子,還不如放下工作多陪陪孩子吧!
推薦閱讀:三招讓你的孩子成社交小能手
下一篇:鼓勵最能改善孩子交往能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有委屈情緒怎么釋放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