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有關健康方面的知識、咨詢和良好行為訓練。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提高他們的身心健康水平,促進他們全面而和諧的發展。
教育有利于學生對世界和自我的客觀正確的認識,養成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情緒適度,意志堅強,行為正確,個性健全。
我國古人稱“仁、智、勇”為三大德,即學研究的“情、知、行”。當前世界教育的一致目標是“學會共同生活,學會認知,學會生存與做事”。因此,教育的內容也應是對應這三點的。
(一) 交往
這是指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和合作能力。應建立人與人之間完全平等和相互依存的觀念,幫助學生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樂于與人交往,能夠以尊重、信任、友愛、寬容和諒解的積極態度與他人相處共事。與他人相處共事中,既要勇于競爭,又要成果共享;既要嚴于律己,又要寬以待人;既要經得委屈誤會,又要學會溝通和理解。學生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設,有助于團結,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還有助于自身的保健。
學生良好的同學關系、親子關系、師生關系以及與他人的關系都是教育的內容。中還包括正確進行異性交往的內容。
這方面內容中有影響人際吸引因素的介紹,分兩個方面:
一是幸人際吸引的因素。包括距離的遠近;交往的頻率,交往雙方的相似與互補;能力與專長;儀表。
二是阻礙人際吸引的因此。主要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征。
(二)學習
學習部分主要是幫助學生熱愛學習,并掌握如何有效地學習和思考的知識和技能。在21世紀那些不會學習的人被稱為功能性文盲,將被社會淘汰。
學校教學中存在著忽視學生創造、情感等方面的培養問題,有時一講到底,一問到底。針對這些問題,健康教育中以下學習指導的內容。
一是學習動力激勵。包括學習興趣激發;學習自信培養和學習動機激勵。
二是學習環節指導。包括預習指導;上課指導;復習指導;作業指導;小結指導。
三是學習方法指導。包括感知策略指導;記憶策略指導;思維策略指導,其中創造思維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四是學習習慣指導。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獨立完成作業,考試不作弊;
——刻苦認真學習,一絲不茍;
——守時惜時,學習有序、有計劃;
——勤于思考,不拘泥于定式。
五是學習中的衛生指導。反對疲勞戰術和突擊戰術,提倡科學用腦:理解腦;喂好腦;善用腦;保護腦。指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自我調節。
(三)個
幫助學生完善個性是教育的重要內容。健全的個性不僅有助于健康,而且有助于發揮學生的潛能。如果學生能保持客觀正確的自我認識,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情緒穩定,心境開朗,就容易具備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良好個品質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自尊自愛、自立自強、開拓進取教育,健康生活情趣和健全人格的培養教育,教育及堅強意志、耐受挫折能力、適應能力的培養訓練等。
最近,學家經過反復的測查和驗證,發現了個性的五個主要因素。
一是外傾向。它包括社會交往能力、領導能力、果斷性、活動性。社會多數職業,少了外傾向的各種品質,其工作績效將會大打折扣。
二為隨和性。它包括三個方面:熱心、善良和誠實。缺乏這幾點,很難得到別人的信任。
三為認真盡責。也包括三個方面:認真、負責和勤奮。這是一個成功者最突出的特點。
四為情緒穩定性。包括情緒穩定、自信、適應性三個方面。有了這個品質,容易保持健康,并能提高效率。
五為求新求異性。包括求新性、興趣和聰明。這是創新精神的核心成分。
這五大因素,就是人個性的具體表現。我們說培養學生和諧的個性,就是要培養具有一定的外傾性、人際關系好、認真負責而又刻苦努力、情緒穩定而善于適應環境、求新求異、聰明敏捷的人才。
>>>
下一篇:家長如何訓培養孩子的情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高中生不適應的輔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