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培養孩子新的道德觀
分類: 成長物語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4-17
閱讀 :473
苦難如黑夜般凝重,孩子們的純真笑靨依然如花般盛開,是不屈,是勇氣,是走向未來的希望! 這是兩名柬埔寨艾滋病兒童。 新華社發 ●解決孩子問題要全面關懷孩子。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孩子們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我們應該對孩子安全問題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注重孩子生理安全的同時,也不要忽視精神傷害這一隱性因素的作用,努力做到真正全面地關懷孩子的成長和安全 ●解決孩子問題要培養孩子新的道德觀。如果把孩子成長所需的外在因素看作一種物質鈣質,他們成長所需的更為關鍵的內在因素可稱為一種精神鈣質。培養孩子的道德觀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學校、家長和社區力量共同參與。只有建設一個健康大環境,才能為孩子道德觀的培養塑造一個良好氛圍 ●解決孩子問題要注意不要“過度安全”。關注孩子問題也有一個適度問題。其中溺愛和家庭暴力也是目前的兩個現實存在。我們要培養的孩子應具有自立、自強、自尊、自愛和自信的品質;是擁有堅強的信念、堅韌毅力和耐心、具備良好的素質的孩子。這就需要家長和教育界懂得如何正確科學教育孩子和愛護孩子 在迎接“六一”兒童節的日子里,“為了孩子”正在成為我們街談巷議的話題,正在成為我們全社會共同關心的課題。 孩子是有父母的。孩子的事無不牽動著周圍的一群人。孟子說:“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边@話很有道理。不過,在當今之社會,“善政”者一定要善于把“善政”與“善教”統一起來。中國共產黨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一再強調“加大教育投入”,充滿著對孩子的高度關愛?!盀榱撕⒆印笔钦囊豁椕裥墓こ獭? 討論“為了孩子”既是當務之急,又是千秋大業。說它是“當務之急”,是因為現在有個“救救孩子”的問題,要把貧苦的孩子從輟學、失學中解救出來,要把富裕的孩子從營養過剩而又嚴重“缺鈣”中解救出來;說它是“千秋大業”,是因為今天的孩子就是國家明日的棟梁。明日之棟梁的素質與其說要在明日才能定下來,不如說要看今天對孩子的教育狀況。 作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成員國,按公約規定,我國18歲以下的“任何人”都應列入兒童。換言之,每一個18歲以下的孩子,都應享受家庭、社會對他們的特殊關愛。這種擴大化的保護范圍的確立,不僅符合國際社會對孩子問題認識基本統一的發展趨勢,也體現了中國重視兒童事業發展和我們應盡的國際義務。 解決孩子問題要全面關懷孩子。 當前,安全問題是社會各界所關注的孩子問題之一。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公安部開展的“中國兒童步行安全狀況調研”報告顯示,2004年共有7078名中國兒童被道路交通傷害奪去了生命,有28017名兒童在道路交通傷害中受傷。這是多么令人焦慮的數字。近年來,在我國發生的劣質奶粉導致的“大頭娃娃”案、“雀巢”奶粉案等,都和孩子安全問題直接相關,并向我國的兒童食品和藥品安全現狀敲響了警鐘。解決孩子問題,首要的是要確保孩子的人身安全。在這方面,我們的政府有能力通過制度建設為孩子的成長塑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環境。 在這個信息爆炸、科技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新時代給予我們孩子的不僅僅是良好的生活和學習教育環境,還有巨大的挑戰與責任。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孩子們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由此而帶來的學習倦怠、精神緊張、溝通障礙等若干問題直接威脅到了孩子們的精神安全。此外,網絡的普及對于缺少判斷力的兒童來說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容置疑。因而,我們應該對孩子安全問題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注重孩子生理安全的同時,也不要忽視精神傷害這一隱性因素的作用,努力做到真正全面地關懷孩子的成長和安全。 解決孩子問題要培養孩子新的道德觀。 如果把孩子成長所需的外在因素看作一種物質鈣質,他們成長所需的更為關鍵的內在因素可稱為一種精神鈣質。這種精神鈣質就是要培養孩子的全新的道德觀,為他們自身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內在精神環境。胡錦濤同志在闡述榮辱觀教育的對象時,特別強調了青少年。“特別”二字值得我們反復咀嚼。榮辱觀的培養,是要教育孩子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小到公車上為需要的人讓座,遵守社會的公序良俗,大到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道德觀,這個過程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步提高和完善的過程。 培養孩子的道德觀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學校、家長和社區力量共同參與。尤其要發揮政府和社會在培養孩子道德觀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建設一個健康大環境,才能為孩子道德觀的培養塑造一個良好氛圍。 解決孩子問題要注意不要“過度安全”。 關注孩子問題也有一個適度問題。其中溺愛和家庭暴力也是目前的兩個現實存在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這兩者都是由于沒有準確把握關愛孩子的適度性。愛護孩子并不意味著要包辦孩子全部的事情,愛護孩子同樣不能因為孩子和我們的期望有差距就使用暴力手段甚至打罵孩子。我們要培養的孩子應具有自立、自強、自尊、自愛和自信的品質;是擁有堅強的信念、堅韌毅力和耐心、具備良好的素質的孩子。這就需要家長和教育界懂得如何正確科學教育孩子和愛護孩子。具體講,應該具備一定教育理論和相關知識,建構科學教育理念,掌握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和途徑,從而促進孩子全面成長。 解決孩子問題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全社會都來關心孩子、為了孩子,就一定能夠促進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為我國兒童整體健康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鄧偉志 楊雄分別為上海大學教授、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