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一天天長大,可是他的行為卻讓你越來越捉摸不透,他開始變得很磨蹭,上廁所、洗澡要比平時慢十幾分鐘;看到你丟垃圾,他也會棄而不舍地一遍一遍往回撿……孩子到底怎么了?面對這些怪異的行為,你該如何對待呢?
當我2歲的女兒終于愿意使用自己的小便盆時,我興奮極了,可是,很快我就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每次她便后,還是要繼續坐在便盆上,幾分鐘過去了,仍然不見她要起來的樣子。 我覺得自己就快要忍受不了,于是有一次在她又坐在便盆上時,我便一次次鼓掌,直到她從便盆上站起來。讓我奇怪的是,從那以后,她竟然改掉了這個毛病。
對2、3歲的孩子的行為困惑不已,大概是所有父母都曾經有過的經歷。比如怎樣才能讓孩子不再去揀拾在路上見到的每一片葉子,或者怎樣才可以讓孩子放棄在春天穿棉靴的念頭呢?專家告訴我們:“孩子們的這些行為部分原因在于:2~3歲這個階段的小家伙總是因為掌握了新的技巧而興奮不已,因此常常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現自己的本領。因而就出現了他總是要堅持不斷地干一件事的現象。另外,2~3歲的孩子對于時間流逝的概念還比較模糊,長時間的洗澡或者坐在便盆上也許在他們看來只是短短的幾秒鐘。”
專家提示我們: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社會能力和理解力都很有限,因此總會產生一些讓家長無法理解的舉止。我們該如何應對呢?來看看下面幾種比較常見的怪異舉止以及應對辦法。
怪癖之一:玩具狂型
當你帶孩子想到公園或朋友家去玩的時候,你讓孩子挑選一件最喜歡的玩具帶上,免得路上無聊。可是他幾乎把所有的玩具都裝進了包了,甚至包括那些只適合在家里玩的布娃娃。
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
專家告訴你:這是因為孩子的理解能力往往只限于字面上的含義,當你說“帶上你想在公園玩的玩具”時,孩子就會把進入視線的所有玩具都帶上,因為這些玩具都是他想在公園里玩的。
你該怎么辦?
不要給孩子太多的選擇,你可以把適合帶到公園玩的玩具放到一起(即使臟了、濕了或者進了沙子也不至于被損壞的玩具),然后告訴孩子從這些玩具中挑選一件或兩件帶上。
怪癖之二:垃圾緊張型
每次你要倒垃圾的時候,孩子總會沖過來,把垃圾袋中一半的東西都挑出來,不讓你扔,為什么他非要把家里變成垃圾場呢?留著那些已經舊了的扎禮物用的蝴蝶結和壞得不能再玩的快餐店玩具有什么意義呢?
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
專家告訴你:在你眼里是那些不再有用的“垃圾”,在孩子看來卻可能是色彩繽紛的寶藏,它們甚至還可能具有某種情感上的意義,比如蝴蝶結可能會讓孩子聯想起拆禮物的快樂,而快餐店玩具會讓他回憶起那次外出的愉快的就餐經歷。
< align="right">本新聞共3頁,當前在第1頁 1 2 3 >
編輯:xinwei 來自: >>>下一篇:這個暑假怎么過?聽聽孩子們的心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孩子適當冒險,培育勇敢精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