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未來社會的人才應該是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人,不僅具有高智商及豐富的知識,而且還應該具有高情商:心理健康、社會化程度高、具有健康的體魄。而心理健康和社會化程度是關系到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家庭是幼兒在人生旅途上的第一站,對人一生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孩子的社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親子相互作用之中進行的。親子關系的質量決定著社會化過程是否順利、是否發生障礙或缺陷,也決定著社會化所可能達到的水平,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親子之間的關系。因此,良性的親子關系能為兒童社會性發展奠定基礎,也能對兒童心理健康的發展和穩定產生重要的影響。正是在這一意義上,國際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心理學會,為了保護兒童的心理健康提出了《兒童權利公約》、《兒童心理權益宣言》等文件,把維護兒童的健康放到了極其重要的地位。
一、親子關系的特點
親子關系是指父母和子女間的交往以及由此建立的穩定的關系。親子關系對兒童的能力培養、智力發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都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對兒童以后的健康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要了解親子關系的作用, 需要首先了解親子關系的特點。
1、親子關系的不可選擇性
親子關系是在人出生時就確定的,且一旦確定就不可更改。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朋友、配偶等,但不能隨意地選擇父母。兒童同樣不能選擇父母的性格、文化程度等。親子關系具有確定性和不可選擇性,與其他關系有著顯著的不同,不論兒童是否滿意都必須接受。因此,親子關系對兒童身心健康及其成長的影響和作用也是不可選擇的。
2、親子關系的不平等性
親子關系具有明顯的不平等性,自古以來都是家長占有支配和主導地位,孩子處于被支配地位。親子關系對父母的影響相對較小,因為父母對這種關系的出現是有心理準備的。但對孩子而言,親子關系是來到世間的第一個人際關系。兒童年齡小、判斷力不強、自我意思不明確,因此,親子關系對兒童的健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3、親子關系的穩定性
親子關系是建立在血緣倫理基礎上的,且從人的一出生就存在,幾乎延續到他的一生。這種關系不可能被人為地終結,只要親子雙方存在,就不可回避,它不能因時間的發展或其他事情的變化而消失。因此,親子關系對人的影響是必然的,也是穩定的。
4、親子關系的發展性
親子關系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變化的依據是孩子的年齡。即親子關系隨著孩子的年齡的變化而變化。嬰兒時期的親子關系完全由父母主導,但隨著年齡增長,兒童會對親子關系有一定的反應。這種反應又反過來影響親子關系,任何家長都不可能用同一種方式來對待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
下一篇:家長如何讀懂孩子的煩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幫助孩子遠離不良習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