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日前,武漢大學社科所特聘教授尹鄧安,在武漢城區數所中小學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接受調查的學生有300人,年齡從8歲到16歲。在調查中,有160余人感到自卑,其中130多名學生坦言,長相不美是自己自卑的最主要因素。
這些學生表示:平時同學沒有夸過自己的相貌,就連家長也從來沒有肯定過自己的長相。中小學生自卑幾乎成了一個普遍的現象。尹教授稱,學習成績不好、人際交往不利都是孩子們滋生自卑情緒的原因,而學生們對長相如此在意,并會因此自卑,也是他事先沒有想到的。
據了解,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安心學習,很少夸贊孩子的外貌,擔心孩子會因此變得貪慕虛榮,心思不用在學習上。為此,一些家長甚至直言孩子長相不佳,以打擊孩子的臭美言行。尹鄧安稱,家長這樣做可謂用心良苦,但這些做法無形中給了孩子不良暗示,那就是你長得不討人喜歡。相反,一些家長很懂得教育。從孩子小時候起,他們就夸獎孩子:你長得真可愛,如果加上××優點,你就是最討人喜歡的孩子!這樣一來,就給了孩子良性的暗示。尹教授說,飽受肯定的孩子在進入校園后,自信心足,性格開朗大方,勇于參與學校的活動和管理,成績往往比較優秀。
尹鄧安稱,對于在長相方面自卑的孩子,家長和社會都有義務去幫扶。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敢于自我肯定。對于我們的社會和媒體,在評價和宣揚一個人時,不要過分關注其外表,更多的還是應對其優良的人格進行褒獎,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也可避免學生過分追求外在美,而忽略了內在品質的修養。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兒研究所所長孫宏艷認為,隨著多種現代化媒體出現,今天的孩子比過去具有更多接觸大量信息的機會,現在8歲左右的孩子能理解許多成人的東西。
下一篇:“戀師情結”是不是一種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國教育是母愛過剩父愛缺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