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國1.5億青少年中受情緒和壓力困擾的就有三千多萬人。大中學生群體中心理問題的檢出率高達30%以上;在休學和退學的學生中,90%以上是由于心理障礙而導致;自殺已經成為兒童青少年死亡的首位原因。
咨詢:
11歲女孩為何愛打同學
父母究竟如何才能在與子女相處的過程中少走彎路?10月30日,廣東省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咨詢師專業委員會為前來聽講座的父母解答時,其中一個11歲的小女孩小亞的故事最引人深思。
專家寧布問小亞想問些什么問題。小亞遲疑片刻,問道:“為什么有那么多人想自殺?”小亞的母親當即輕聲喝斥道:“你問那些事情干什么?說說你自己的事情!”之后,小亞再不愿開口。然后,由小亞的母親代為陳述。
小亞母親:她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上課老是發呆,還經常打同學;二是她老是愛看言情小說,而且最令她想不通的是,這段時間小亞對男孩子的興趣特別大。我覺得她肯定心理有問題。
寧布:11歲的小女孩已經開始進入青春期,對異性產生興趣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現象,也是一種本能,并不是心理有問題。所以,愛看言情小說,也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一種正常愛好。關鍵是在這個問題上,父母該如何引導。至于小亞在學校愛打同學況,可能跟父母對她的關注不夠所致。
小亞母親:不會啊,雖然我們有時候會打她,但家里從來不要她做家務。
寧布:孩子一直是你自己帶的嗎?
小亞母親:我們有三個孩子,小亞是老二。因為家里孩子太多,小亞從小就交給奶奶帶,后來送別人家寄養,直到兩歲半才接回來,接回來后,就送進了全托制的幼兒園。
寧布:這其實就是問題的關鍵。孩子在五歲以前都是安全感的建立期,在這個時期,必須由父母親自照顧。可是,從孩子出生不久到上小學,你都把孩子交給別人喂養。所以,你很難跟孩子建立親密的母女關系。
小亞老是上課不用心,還愛打同學,其實都是她從親人那里得到的關注太少,所以只好通過其他途徑引起別人的關注。
專家:
許多父母不懂孩子心理規律
專家指出,在中國的許多家庭,對孩子文化素質的重視程度遠遠高于對孩子心理素質的重視程度。由于許多父母不懂得或忽視了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規律,錯過了在子女人格發展關鍵期中的正確引導,不僅給子女心靈帶來長久甚至不可挽回的傷害,也給自身心理健康與整個家庭帶來影響。
王玲說,現在的家庭,尤其是高學歷的家庭已經很少對孩子進行身體虐待。但情感虐待型家長并不少見。這種家長雖然在物質上和生活上對孩子沒有虐待,甚至是有求必應、無微不至,但他們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忽略對孩子在精神上的需求,對孩子形成一種情感上的虐待。
下一篇:別讓孩子的弦繃得太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常被擁抱心理素質更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