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家長忽視兒童也是一種虐待,家長以為“毆打、責罵叫‘虐待’,其實并非如此。打罵只是虐待的一類,叫“身體虐待”;孩子考試砸了,你說他“笨,沒腦子”,學校公布學生成績并按分排隊,這是第二類,叫“情感虐待”。最不引起注意而又普遍存在的虐待是第三種“忽視”。
忽視虐待的危害
虐待兒童,意味著對尚未自立的兒童所應有的權利的剝奪或侵犯,包括軀體虐待(如虐待方式:拳打、腳踢、鞭抽等)、忽視和性虐待等主要形式。如同軀體虐待一樣,父母或照料者對兒童的疏忽或漠視也會對孩子造成精神上的傷害。
人們提起教育中的虐待時,往往會認為體罰才算虐待孩子,而忽視了情感上的虐待。家長忽視兒童也是一種虐待,精神虐待的危害尤甚于肉體上受虐待,因為情緒和心理的虐待是隱性的,不像肉體虐待這么容易證明,對孩子會造成很深的精神創傷,嚴重的還會造成心理障礙。
心理學家指出,精神虐待會對兒童的自尊心造成破壞,而一個自尊心從小就受到挫折的人,可能會出現很多心理與行為上的障礙,諸如自我否定、缺乏愛心、焦慮等心理疾病,難以適應社會,甚至走上犯罪。
從小加強防虐知識宣傳
據了解,目前國內,對于受虐待兒童還缺乏一定的充足有效的救助機制,能夠帶孩子去找心理醫生及時解決虐待帶來的問題的家長還是很少,不妨多借鑒下國外的一些做法,家長忽視兒童也是一種虐待,如果鄰居、老師發現孩子遭到家庭暴力,可撥打“防止虐兒會”之類的熱線電話或報警,讓社區政府、警方出門協助及時干預。
還可成立以志愿者為主的防虐組織,希望有醫務人員、心理專家、教師等人士積極加入,為受虐兒童提供醫療、法律援助、心理咨詢等方面的免費服務,同時與學校、幼兒園聯合,在學生中開展防虐知識的宣傳。
家長忽視兒童也是一種虐待,父母注意不要將自己的負面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還有母親應從弱勢角色轉換過來,更好的保護孩子。
下一篇:7歲以后孩子理財能力計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關注兒童的性健康教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