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青少年嗑藥的心理原因。“沒有了止咳水,聽同學說,暈車藥也能讓你爽”,面臨學習壓力和望子成龍的父母,阿明(化名)想找些讓自己放松、解脫的方式,在同學介紹下,他買了一瓶暈車藥來吃。“第一次吃藥,感覺昏昏沉沉的,很舒服”,那一刻阿明似乎忘掉了所有煩惱。在阿明看來,這比喝止咳水、吃新型毒品安全有效多了。
青少年嗑藥的心理原因,漸漸地從高一到高二,阿明開始越來越依賴藥物來擺脫煩惱,藥量也從剛開始的幾粒,到十幾二十粒,成績則隨著瞌藥量的增加而下降,直到有一天被父母察覺。
青少年嗑藥的心理原因,青少年心理問題未解決,瞌藥現象就難絕。青少年止咳水濫用甚至成癮的問題已得到廣泛關注,但根源性的青少年心理問題未得到解決,止咳水的替代品遲早會出現。青少年嗑藥的心理原因,常規劑量暈車藥不會上癮。“我也是第一次接觸吃暈車藥上癮的患者”,廣州白云自愿戒毒中心心理咨詢師靳少玲向記者介紹,與阿明交談時發現,在他周圍的同齡人群中,瞌暈車藥的情況很常見,雖然只是一個小范圍,但應引起關注。
暈車藥常見的主要成分是苯海拉明與氨茶堿,主要通過抑制腦垂體來預防暈車,可起到鎮靜效果,還會有昏昏欲睡的情況。常規劑量的暈車藥不會造成上癮,但像阿明那樣一次吃很多就會上癮,靳少玲表示,這樣濫用暈車藥還會導致耐藥,也就是越吃越多,鎮靜的效果才越明顯。
抗壓力缺乏,用偷懶方式來解決
分析阿明濫用暈車藥的原因,靳少玲介紹說,家庭和周圍環境有很大作用。阿明原本學習成績不錯,父母對其有較高期望,希望能他能考上一個好大學,尤其父親管教很嚴,日常對阿明講話,態度都比較嚴厲,給阿明帶來很大壓力,但又不敢和父母說。靳少玲還注意到,阿明小時候受過傷,身體有點小殘疾,因此不太愛與人交往,性格內向,遇到壓力挫折往往找不到朋友傾訴和分擔。
青少年嗑藥的心理原因。當然阿明本身的抗壓能力也不夠,靳少玲認為這也是現在不少青少年的一個常見問題,進而往往不能尋求正確合適的減壓方法,出現濫用止咳水,甚至吸食新型毒品等問題。“阿明剛來戒毒中心并非自愿,因為他擔心沒了暈車藥,會繼續郁悶苦惱”,靳少玲的此番介紹反映出阿明沒有面對壓力的勇氣,寄希望于瞌藥這樣不痛苦的“偷懶”方式來逃避現實。因此,靳少玲認為,對于這些濫用藥物上癮的孩子,脫毒治療的同時,更應加強心理干預。
下一篇:三歲前開發寶寶智力的要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讓自己的寶寶更加懂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