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制造了青春的煩惱?
分類: 成長物語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11-30
閱讀 :344
同桌是“事故高發地帶”爸媽焦慮成誘發因素
“受不了啦,爸爸媽媽最近天天追問我,在學校里有沒有喜歡的男生。”“你爸媽真逗,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你算幸運了,我們班有幾個女生還莫名其妙陷入‘緋聞’,正擔心被班主任找去談話呢。”……上周六,窗外雨雪紛飛,一群初中生卻“貓”在QQ群里發起了牢騷。
“春天來了,父母怕了”——《家教對對碰》首期焦點上周五一經推出,不但受到家長們的關注,也引起了學生們的共鳴,中學生紛紛向記者傾吐青春的煩惱。
“吃醋”風波
初三年級所要面對的中考壓力不言自喻,但杭州某中學的初三學生成成最近卻沒什么心思應付這事。按其母親的描述,成成看書常常走神;去家教處才待了半天就開始打瞌睡;哪怕是休息時間,也往往是雙眼無神地盯著電視機,一副發呆狀;學習成績不進反退。
“雖然他沒說什么,但看他現在那么愛打扮,穿雙新鞋也能對著鏡子照半天,我就猜出了八九成。上回想跟他談談這事,他竟跑回自己房間大哭了一場,讓我手足無措。”母親搖搖頭告訴記者,“今年過年的時候,家里的親戚拿他開玩笑,問他在學校里有沒有女朋友。可沒想到,這小家伙居然長吁短嘆地說:‘哎,問題就是還不止一個’,令人哭笑不得。”
到底是什么讓成成如此反常呢?其實只要在成成的學校稍做打聽,便能立刻明白個中因由。“成成?他是我們年級的,挺有名的,人長得帥,功課也不錯。據說近來班里有兩個女生同時喜歡他,還鬧得沸沸揚揚的,連我們當老師的也有所耳聞。”“這事我們都知道。女生甲成績特別棒,而且還不準女生乙喜歡成成,偏偏女生乙不肯。于是,女生甲就號召全班同學孤立她。”……看來“吃醋”風波已是眾人皆知,難怪成成苦惱不堪。
“這種糗事我怎么敢告訴爸爸媽媽呢?”作為“吃醋”風波的中心人物,成成一臉沮喪地反問記者,語氣顯得相當無辜,“回想起來我也是被動的,可你說我到底該怎么辦呢?”
同桌的你
與成成一樣被“校園緋聞”所困擾的學生還大有人在。一些中學生悄悄告訴記者,如今往往一句話、一個舉動就能讓人莫名其妙地卷入“校園緋聞”中心。
同桌被稱為“事故高發地帶”,中學生們常用“日久生情”之類的話來形容長時間坐在一起的男生女生,要是某男向某女借橡皮一塊,第二天這塊橡皮就成了“定情信物”了。另外,校園里也不乏現代迷信式的“緋聞”,用星座、生辰八字、姓氏筆畫等方法的“算命”,例如,一旦得知兩人的生日、星座之類,馬上捧出占卜書算速配指數。
而最讓女生們頭疼的是,有些男生會公開自己“喜歡”某女生,甚至窮追不舍。“說實話,這些被‘追’的女生很可憐的,不得不時時躲著,還要拼命辯白,反復申明自己的立場。”初中生小笛不禁唏噓不已,“不過‘緋聞’就只是‘緋聞’而已。很多時候我們也只是為了好玩說說而已的,只要不理這些無聊的人,一兩天之后也就沒事了。媽媽常對我說,傳言有時候可以當作是學生在巨大壓力下的一種放松,沒必要當回事。好像也蠻有道理的。”
能避則避
相對來說,初一的學生看待男生和女生交往更懵懂一些,但懵懂卻未必是一件好事。去年9月,女生小B和男生小C一起從小學生變成中學生,而且進入了同一所中學學習。由于興趣相同,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可在大多數十來歲的孩子眼里,男生和女生應該是涇渭分明的,班里開始風傳小B和小C正在談戀愛。很快,老師便找他們分別談了話,兩人不得不從此刻意保持距離。
“其實,我和C真的沒有什么,本來嘛,我的性格就像男生,也就和他多聊幾句,為什么同學們和老師都反對呢?男女之間正常的交往,不是應該提倡的嗎?”小B滿腹委屈無處訴說。小C則有一肚子疑惑:“小B是個很好的女生,我們不過是志同道合而已,難道我和她走得太近了?男女之間究竟應該保持多大的距離呢?我還真不明白。”
出此下策,班主任向記者解釋道:“現在的學生交往并不懂得分寸,只知道我和你有話講,你就是我朋友。可畢竟男女之間的交往是十分敏感的,能避免傳出流言,就盡量避免。”“這種事是由不得自己的,雖然很無奈,但男生與女生之間還是少接觸好。”小B與小C的爸爸媽媽顯然都很支持班主任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