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新聞背景:
梅梅(化名),22歲,今年剛被山東省一所翻譯學院的日語專業錄取,之前在沈陽某職業高中讀司法文秘專業。
7月24日晚6時左右,因與網戀的男朋友分手,她擰開了自家的煤氣閥門……
不省人事的梅梅,隨后被送往醫院搶救。清醒后的梅梅在病床上,解讀了她作出自殺選擇的心理歷程,并借本報提醒年輕的女孩們:珍視生命。
7月24日晚7時30分許,沈陽市于洪區楊士鄉甘官小區一居民樓外站滿了剛剛被警方從樓內疏散出來的居民,他們在等“煤氣爆炸”隱患消除。
原來是4樓的一名剛考上大學的女孩梅梅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開了煤氣想自殺,已經一個多小時了。梅梅的好朋友小丹最先在網絡上獲得了這個消息。
當晚梅梅在QQ上與小丹聊天時,“心情很不好”,曾隱晦地說出剛與男朋友分手,并流露出不想活了的想法。梅梅下線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這輩子,很興奮熟悉你。”
看到梅梅“不大正常”后,小丹不停地給梅梅家打電話,無人接聽;打手機,關機。她知道,梅梅的媽媽在外地做生意,爸爸又開夜班出租車,梅梅是一個人在家的……可小丹趕到梅梅家時,濃烈的煤氣味道已經透過厚重的防撬門擴散出來… …
晚8時左右,厚重的防撬門被打開,一股濃重的煤氣味已將整個屋子布滿,已近爆炸極限。梅梅被抬出來時,已經不省人事。
死亡一刻 “我把屋里的電都斷了,不會爆炸……跟‘西塔的那個人’不一樣”
24日晚10時左右,記者在沈陽市第九人民醫院見到了已經清醒過來的梅梅。此時的她還躺在病床上接受觀察,但她清楚地感覺到“有點兒餓了”。
媽媽在外地做生意趕不回來,梅梅出事后,鄰居家的阿姨承擔起了照顧梅梅的任務。
梅梅說她大部分時間里是個開朗的女孩,今年剛剛通過全國統考,被山東省一所翻譯學院的日語專業錄取,之前在沈陽某職業高中讀書。
“就是網戀,(感情)被騙了,不平衡。”邊吸氧,邊掛著點滴的梅梅對于自己開煤氣自殺的理由,說得輕描淡寫。
“不想連累他人,我把屋里的電都斷了,不會爆炸……跟‘西塔的那個人’不一樣。”(2003年9月7日,和平區西塔小區一女子開煤氣自殺,造成整棟樓發生爆炸)
自我“解剖” “我是一時沖動,其實他也只是導火索……這段時間有點兒壓抑,很多事情……”
梅梅的阿姨把買來的飯端到梅梅嘴邊的時候,梅梅再次說“真是餓了”。邊吃邊與記者聊起了令她不惜以舍棄生命捍衛的愛情———
梅梅:有一個沈陽人都愿意去的網絡論壇,我和劉(梅梅的男友)就是在那里熟悉的,那是一個關系到很多方面的論壇,半年前吧,我們越談越投機。
記者:然后就戀愛了?
梅梅:沒有,他當時只是追求我。剛剛戀愛一個月。
記者:讓你這么傷心,甚至開煤氣自殺就是因為他?
梅梅:最近幾天,劉提出“相處沒什么意思,不如分手了吧”,我感到很傷心。
據梅梅介紹,劉“沒正經職業,是個在社會上游蕩的人”。在梅梅自己看來,因為與之戀愛,之前的好女孩形象在鄰居、家人眼里已蕩然無存。但是梅梅一直以為,愛情的力量應該可以讓“小混混變成好人”。沒想到自己的“犧牲”,竟然換來了劉的無情無義。
記者:你們是哪一天分手的?
下一篇:校園暴力的心理及社會因素分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大學生從眾現象心理探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