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現在大學里有個非常流行的詞:“伴兒”。“伴兒”其實就是校園“異性陪讀”(以下簡稱“陪讀”)的另一種稱呼。是“感情游戲”還是“情感快餐”?一時眾說紛紜。而陪讀之風日盛的同時,也引發了許多陪讀者的心理糾葛。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是否需要“伴兒”的陪伴,“伴兒”的時間有多長?是15天,三個月,四年,還是一生?
當兩個“伴兒”形影相隨出入教室、食堂時,老師、家長和社會對他們投以什么樣的目光?是理解、支持還是反對?讓我們一起走近“伴兒”,傾聽學生們心路的傾訴,老師的肺腑之言還有學者的精辟的分析,相信人們會有科學的理解,“伴兒”也會作出何去何從的正確的選擇。
陪讀約定—— 喜憂參半的護身符
某大學的心理咨詢中心。
一個葉姓的女大學生為“伴兒”的事傷透了腦筋。她反復強調:“這個人(指“伴兒”)太不遵守游戲規則!”。什么規則?她遞給老師一張卡片,上面寫著:
“三要”。自習的時候要專心,要耐心,要細心。“耐心就是無論我坐多久,他就得坐多久。”“細心”就是他要注重自己有什么需要?比如問問自己渴不渴?餓不餓?累不累?
“三不要”。“不要同時和其他女孩子陪讀;不要和自己談與戀愛有關的問題;不要擅自調換上自習的教室。”
她生氣地說:“他竟然和其他的女孩子偷偷一起自習,還騙我!”
“你們是什么關系?”
“伴兒?。?rdquo;
“是戀人嗎?”
“老師,你心里怎么這么陰暗呢?我們不過是一起上自習嘛!”
“你的三要三不要,哪是一般上自習的朋友能做到的呢?要他關心你,照顧你,還不許和其他女孩子上自習?這和女朋友要求自己男朋友有什么區別?這不是明顯暗示著對方可以追求你嗎?可你在規則里還不讓人家追你,讓男孩子怎么辦?哪有這么不講道理的游戲規則呢?”
“你假如喜歡他,為什么只讓他當你的伴兒,不當你的男朋友呢?”
“我怕他拒絕我,我受不了。再說,他追求我,我也不一定能答應。我現在對愛情也不是太懂,我怕一旦答應他了,將來我懂的時候,自己失去的就太多了!”
心理咨詢中心的裴老師介紹說,關于“伴兒”,現在來做心理咨詢的學生很多。青年學生正處在精力旺盛,布滿活力的時期。他們的情緒活動特點是能夠激發很高的熱情:情緒變化強烈而帶有沖動性,有時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緒。有了“伴兒”的陪伴,心理可以得到安慰,假如陪伴的時間長了,心理或多或少會產生依靠心理,但假如一旦失去了“伴兒”,或者產生了矛盾,他們的情緒生活非凡輕易受到干擾和破壞。所以,他(她)們在情感的歷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或傷害也就不可避免,有可能產生其它社會問題。而“伴兒”之間唯一的“護身符”就是“三要三不要”,但這個約束顯然太蒼白了。
是“試愛”更是心理補償----專家的全方位解讀
哈爾濱工業大學心理咨詢中心裴秋宇老師從事多年的大學生心理咨詢。對于校園的“伴兒”現象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認為,“伴兒”或者“陪讀”有“四利”和“三不利”:“四利”,利于試探。給陪讀的男孩子規定了條條框框,假如他遵照執行,下一步是否欽定為男友可以考慮;利于學習愛情。許多女生對男生的心理并不了解,對自己也不了解,在陪讀過程中可以慢慢揣摩對方的性格特點,從自己對異性的了解,反過來了解自己的情感癖好,做到知己知彼,這就是學習愛情;利于正名??鬃釉疲?ldquo;名不正,則言不順”,當然不能堂而皇之地告訴對方,我們僅僅為了“試愛”而愛。所以,“陪讀”就成了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一個“戀人”的過渡名詞。過渡不成,大家不過是個伴兒,過渡成了戀人,那就是水到渠成。而且,一旦我們對另一個人有意,招之為“伴兒”,別人也不能說我就是始亂終棄,真可稱得上是進退自如。
下一篇:善待上課“走神”的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快樂改變心臟病性格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