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過去經歷
媽媽罵我“不要臉”,刀刻般印在我腦海里。
“我父母是大學教授,思想十分保守,特別是在男女交往方面。我八歲以前是一個快樂的女孩。五六歲時,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我的一生。一天,我跟兩個和我一樣大的男孩玩,一個男孩說玩脫衣服游戲,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游戲,那兩個男孩先脫了衣服,然后讓我脫,我剛把衣服脫完,就見媽媽跑過來,無比憤怒,不容分說打了我兩耳光,還惡狠狠地罵:你怎么這么不要臉。
“回到家,媽媽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爸爸也很生氣。我當時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錯誤,但父母的態度,特別是媽媽罵我不要臉那句話,刀刻般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現在想起來,還覺得難受。后來他們對我嚴加管束,任何與男女關系有關的事物,都不讓我接觸。電視熒屏上如果出現男女親密的鏡頭,媽媽就讓我閉上眼睛,后來形成了條件反射,一遇到那樣的場景,我自覺地閉眼或走開;家里的報紙,都是‘消毒’過的;如果他們看到我跟男同學一起回家,就會嚴厲地批評我。有一次我的自行車壞了,一位男同學幫我修,爸爸正好路過,把那個男同學罵了一頓,那個同學被氣走了,我當時覺得特別羞愧,恨不得算了。
“初二,班上的女同學都看瓊瑤的小說,我聽說那都是小說,自覺地不看。有一次,一位女同學硬是塞了一本瓊瑤的書給我,我悄悄帶回家看,結果被媽媽發現,她憤怒地把書撕了,我覺得我的心都被撕碎了。
“由于我跟女孩的交往也受到限制(怕被帶壞),所以我有更多的時間學習。但是我學習效率并不高。有時候坐在那里,半天也集中不了注意力,腦子里盡想著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高二,暗戀上一個同學。有一學期,幾乎時時刻刻都想著他。很羨慕其他女生,在他面前談笑風生,我卻不行,在他面前不知說什么好;也怕爸媽知道,對他們來講,可是跟天塌下來一樣的。我心里一出現對男生的興趣時,媽媽說我“不要臉”的話就在腦子里冒出來,讓我覺得特別羞辱。
“到了大學,我開始試圖跟同學建立關系,主動跟男女同學交往,但效果不好。經過好多人際的沖突之后,就產生了現在的癥狀。
“大學畢業后在公司里,我也是只做好份內的事情,跟人保持著距離。爸媽慢慢地開始著急我談朋友了。他們也意識到當初對我的教育不當,有一次甚至向我認錯道歉。我當時就哭了,道歉有什么用,再說他們的動機也是為我好,我成了這個樣子,連一個可以譴責的人都沒有。
“現在我的父母雖然沒有逼著我找男朋友,其實我看得出來,他們心里比我更著急。”
治療
趙菲“長胖”意味著,她已經在潛意識的深處接納自己了。
趙菲是一個很有悟性的女孩。十次個別治療,她對自己的問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至少在認知層面上切斷了正常的性需求與“不要臉”這一判斷的聯系。
我著重跟她討論了“女孩味兒”,我說,不管從經濟上、年齡上還是身份上,你都可以穿得更吸引人一些,你是不是害怕吸引男性的注意?衣著樸素是不是你在試圖掩蓋自己內心的愿望?她沒有用語言回答,但是不久之后,一個衣著入時的現代女孩出現在我面前了。
還有一個現象反映了趙菲內心深處的變化,她的體形慢慢地變得豐腴起來。一個女性如果不能接受自己的性欲望,那她就會通過潛意識的途徑,使自己不具有吸引男性的特征。趙菲“長胖”意味著,她已經在潛意識的深處接納自己了。
后來我們讓她轉成集體治療,集體治療主要針對認知和行為層面。在認知層面上,主要方式是與他人交流對性關系的看法。趙菲發現,她內心深處關于性的倫理道德準則,就像是從書上讀到的一百多年前的準則,已經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而且,作為旁觀者,她也看到,組內幾個男性和女性的想法,甚至比她還要保守和退縮,這讓她好像看到了自己的一部分。
< align="right">本新聞共2頁,當前在第1頁 1 2 >
編輯:xinwei 來自:北青網 >>>下一篇:十六歲少女媽媽的自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小孩也會有心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